第(1/3)页 “砰!!!!” 朝会一结束,李泰直接回到了魏王府,抄起桌上的茶杯重重的砸在地上,瞬间碎裂成数十块。 杜楚客、韦挺、刘洎、卢承庆等人都没有劝阻,因为他们现在心情同样起伏不定。 “梁王,食邑万户。” “东宫的两个小崽子都和本王平起平坐了。” “父皇是老糊涂了吗。” 身形臃肿的李泰发泄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大饼脸上满是怒色。 “父王。” “前番李象平定河西党项诸羌耐人寻味。” “现在,陛下诏书封赏之人大多为东宫属官,足可见,他的背后是太子。” “恐怕从去岁开始,东宫就已经在河西布置了,西都县公、南城县公、信都县公分别是豫章姑母、襄城姑母、遂安姑母的驸马,难怪他们会放着长安不住,偏偏要跑到河西去吃沙子。” 河东郡王李欣眼中充斥着妒忌之火,同为皇孙,又都是庶长子,凭什么李象能成为梁王,他只是一个郡王。 “豫章、襄城、遂安。” 稍微平复了内心的李泰,一双小眼睛中流露出了冷色,显然把这几个公主都记恨上了。 “殿下。” 在场一众魏王党羽看着他的表情舒缓了许多,这才敢开口。 卢承庆率先出言:“东宫今日不但出尽了风头,还赢得了天下百姓的支持。” “召回所有外放藩王恐怕是太子行的一招绝户计,目的就是为了让朝堂变得更加紊乱。” “毕竟,太子回朝之后,梁王、唐王年幼,朝堂上只有您、吴王、晋王与太子。” “江夏郡王李道宗只不过是宗正卿,没有实权在手,无法影响到殿下。” “外放的诸多藩王就不同了,高祖太武皇帝之子多达17人,还有陛下之子,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纪王李慎,足有21人,每一个都是在外就封的实权亲王。” “这些人多少都编织了羽翼,不少人的母族声名显赫,聚在一起,别说殿下,太子都要畏惧三分。” “是啊,殿下不可不察。” 杜楚客、韦挺、刘洎等人出声赞同。 大唐立国之初,皇族宗亲之中,杰出者甚多,李孝恭、李神通、李道宗等等,宗室的权力和影响力一点都不逊色于秦汉时期。 当初,玄武门之变,只有李渊的三个儿子在京,秦王李世民才得以上位,若是诸多宗室亲王在京,那如今大唐天下是谁坐,还不一定呢。 “本王当然知道。” 迎着众人目光,李泰面色阴沉道:“可本王有什么办法?” “父皇已经答应了,外放的藩王本就失去了都督地方之权,若是不回京,地方如何能稳定。” “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些宗亲在百姓心中如同害虫,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话音落下。 在场气氛骤然间为之一寂。 “殿下。” “诸王之事暂且搁置。” “齐王之事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否则,陛下召诸王回京之后,齐王还如何在封地造反?” 目光阴森,杜楚客提起了一件事。 “是啊,殿下。” “既然无法解决诸王回京的问题,那不如制造一个新的问题。” “迟早诸王都要回京,如若齐王在封地造反,那陛下必然会心生警惕。” “届时,诸王回京之后,失去了权力,无非是待宰的羔羊,何须在意!” 秘书郎顾胤突然开口,建议道。 ‘唰!!!’ 在场众人赫然抬头,目光变得格外明亮。 如能限制诸王权力,让他们除了在自己王府当一个米虫,再无法上朝参政议政,那魏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长史。” “此事交由你去办。” 李泰直接下定了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齐王李佑必须造反,没有为什么。 “是。” 杜楚客立即应声。 “诸位,太子就要回来了。” “有些事情必须抓紧,决不能被太子发现蛛丝马迹。” 环视众人,魏王李泰叮嘱道。 “是。” 一众魏王党羽纷纷应道。 同一时间,晋王府中。 “殿下。” “太子回京,东宫势大。” “臣闻王妃与太子妃私交甚笃。” 长孙无忌捋了捋长须,审视着上首的李治。 “赵国公说得对。” “此时此刻,晋王殿下应摆明立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