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读书是普通人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3)页

    “再说了,将来也许我们大唐不会打仗了,但不管要不要打仗,我们大唐依然是需要军人的,你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军人!为了守护大唐,为了守护你的家人而奋斗,知道吗?”李恪看着他笑着道。

    “我知道了。”木鹰似懂非懂,不过却很认真的点头说道,“殿下,阿耶说我能吃到的肉都是殿下你帮我们带来的,所以草原上的汉子要担得起责任,要尊重承诺,所以这是我给殿下你的承诺,我一定要当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军人!”

    “听殿下你的话,守护大唐,守护好自己的家人。”

    “哈哈哈,说的好!”李恪有些惊讶,这个小家伙倒是够机灵啊!这证明他的父母是用心教他了!

    能在三周岁左右说出这种有条理的话,李恪也是上辈子自己长大之后,那些新一代的小孩子身上看到过。

    从小接受大量信息的他们,在同等年龄时期远远比李恪他们小时候要更加聪明和早熟,也更加的有逻辑性。

    李恪记得他小时候,被说三岁,五六岁了很多时候都屁也不懂。

    这就是教与不教的区别,千万不要觉得小孩子小就什么不懂,实际上,就算是一周岁多的孩子,当他开始说话的时候,只要你耐心下来跟他讲道理,都能慢慢的说通。

    只要有耐心,几个月之后你就会惊讶的发现,小孩子什么都说得通,也听得懂。

    人类的大脑发育就是这样的,接收的信息越多,接收的有逻辑表达能力的信息越多,发育的就越快。

    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很多十二三岁的孩子就成熟的可怕,就是因为他们的家长从小就给他们普通百姓难以想象的教育,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的书籍放到后世至少要初中以后才会接触。

    比如说类似于资治通鉴等书籍写出来之后,有一些七八岁的孩子就有开始学习的。

    小孩子的接受能力要远远超过大人的想象。

    “那你要记住你的承诺哦,我可是记住了。”李恪笑着道。

    “嗯!我记住了。”小男孩认真的点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