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隔行如隔山-《重生:话说1984》
            
            
            
                
    第(3/3)页
    现在邢宝华想找的是卫星上面的发射天线,找来的几本书上面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弄得这厮确实有点头疼了。
    这事儿只能先按下,找机会查查资料。自己回家好好想想,看脑海中是否有相关的信息。
    或者用他现在知道的技术,一点一点的推一下理论。
    也只能用笨办法了。
    由于图书馆的书,邢宝华借不出来,只好去最大的书店,去购买相关的书籍。
    到了书店傻眼,基本上没有他想要的工具书。
    太偏门。
    不过还是让邢宝华找到两本相关的书,全是英文版,至于里面有没有邢宝华想要的知识,得看完才知道。
    能找到两本相关的书,运气不错。
    赶紧回家研究,这段时间哪儿也不去,把两本相关的书,研究透再说。
    回到家,静心地看了两章才知道。发射卫星需要向国际电联申请。也就是向itu这么一个组织申请。
    越看越没找到有用的,书里面大部分讲的是一些国家发射的数量,以及所用的频道。
    里面甚至提到我们发射了一百多颗,用的什么频道,有多少颗是气象卫星,j事卫星,通讯卫星等。
    甚至还介绍了欧空局,对我国十几次的投诉信。
    好家伙,全是局外知识啊!愣是没有讲卫星是啥材料做的,怎么和地面联系的技术。
    确定这一本没啥用处,邢宝华开始看另一本。
    这本多少还有点用处,讲波段,讲大锅盖。
    其中讲天线的时候,邢宝华发现除了常见的锅盖天线之外还有单推杆天线和平板天线。
    虽然讲到的是接收天线,但邢宝华仔细去想,不难理解的是,手持或者背肩设备用的天线就是那种单推杆天线。
    见得最多的就是手持卫星电话上的天线,很粗很黑很大的那种。
    邢宝华隐隐约约好像也见过平板天线,那么平板天线里,是否有布局相控阵列式天线?
    专门找到平板天线的介绍,看后才知道,这东西确实有阵列布局,介绍说明这种天线适用于ku波段,他的体积小,重量轻,轮廓低,灵活等特点。
    缺点,是技术难度较大,不易量产,而且受面小,有效的口径很低,增益低,带宽窄,成本高。
    而且还需要用个电机进行微调。
    有了这篇说明,邢宝华确信,卫星上能用阵列天线了。
    至于技术难度,那不是一般的大了。
    隔行如隔山,之前忽悠摩托弄星链,是因为他知道摩托弄过,虽然失败了。可邢宝华始终认为他们的运营出现问题导致的。
    现在看来,也不单单的是运营,还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
    老丈人为何要了解摩托的卫星?
    难道也想研究一下,其实邢宝华让摩托在他们本土研发组装,再运输到国内来发射。
    邢宝华就有机会做点小动作。
    除非安排保卫24小时站在跟前不动,导致没机会下手。
    这点不是没可能啊!
    算了,还是回国后,找一位这方面的专家,详细地了解一下情况。
    老丈人不是说会给他一些资料看吗?
    那就研究一番。
    理论知识到位,说不定还能继续忽悠摩托。
    甚至能装个专家,混进研发的队伍中一看究竟。
    元旦假期,邢宝华也没出门,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写写画画。
    邹文娟不是去排练歌曲,就是找梅姐打麻将。
    邢宝华还纳闷,梅姐不是很忙的吗?
    戏也是扎堆,演唱会,电视综艺啥的都有她的身影。
    怎么会有时间打牌?
    过完元旦,邢宝华刚到公司,于胜海拿着几份材料给他看。
    材料是几家猎头公司的状况,以及打听到的收购价格。
    有两家是上市公司,规模还比较大。
    这些材料中的公司,全是大美子国的公司。
    给报价的都是中型公司,规模还可以,起码四五个洲都有分公司。
    上市的公司就算了,太容易引起暴露。除非退市,全部改成私制。
    那样的话,花的钱可就多了。
    中型公司,正符合邢宝华心意。
    报价也不多,几百万美刀。
    其中一家进入邢宝华的法眼,看公司名称叫海洛斯纳,成立于1965年。
    看完业绩后,邢宝华把这家公司材料交给于胜海,说了一句:“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