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洛阳,冠军侯府,众人齐聚一堂。 “不可啊君侯!” “官制改革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且有昔日王莽改制的先例在前,贸然改革恐引发朝野动荡啊!” 听到苏曜想要改革官制的说法,荀彧和钟繇首先便上前表示反对,他们焦急地劝说,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出身名门世家,又身在中枢为官,他们太清楚官制改革对于朝廷的影响了。 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剧烈的混乱和冲突。 昔日王莽篡汉,其兵不血刃的受禅登基,得到了几乎全国世家和前皇室的支持,大家都以为王莽自立新朝,会开创新气象,改革旧政弊端,解决天下难题。 王莽自己也是春风得意,雄心壮志。 结果,后人们都知道,王莽改制最终一地鸡毛,活活作死了自己,引发全国大造反。 后来的光武中兴,虽说是拨乱反正,但是核心问题实际上并未解决,天下的安定不过是因为大乱之后十室九空,全国土地矛盾的危机被动的被化解罢了。 如今,听到自家这苏君侯立女帝就算了,竟然也想玩改制,那真是我滴个老天爷呐,吓死个人嘞! 不但荀彧钟繇这等保皇党人发出明确反对,如王凌和赵云这般的苏曜铁杆也都发声要求苏曜慎重行事: “君侯,官制改革确实非同小可,需谨慎行事啊。” 王凌也上前一步,好言相劝,赵云也出列走出,拱手说道: “末将虽不解那朝堂之事,但也深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如今董贼刚刚伏诛,朝局尚未稳定,在此人心思定之时君侯若贸然改革,恐生变乱啊。” 苏曜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他缓缓踱步,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终停留在又不发一言的军师贾诩身上。 “文和,我敬你素有智谋,莫非也跟大家同样看法?” 贾诩深吸口气,苦笑一声: “下官愚钝,知君侯所行每每皆有深意,不敢妄加质疑。” “不过,列位同僚所言亦是极有道理的,君侯欲行官制改革,分诸公之权,其志可嘉。” “然则改革之事,非同小可,需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既要能确实的切中时弊,解决问题,又要顾及各方利益,以免激发不必要的反抗。” “否则,就如文若和元常所言,恐重蹈王莽旧事,自取灭亡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