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另有安排-《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2/3)页
要知道,自永和二年(137年),象林县功曹区连造反作乱,杀死县令称“林邑王”后,虽然朝廷数次想发大军征讨,但都因路途遥远,内部混乱而作罢。
其中甚至有一次,孝顺皇帝(汉顺帝)发荆、扬、兖、豫四州四万人马讨伐,在临行前夜直接因远征导致哗变,最终被大臣苦劝而制止。
自此之后,这片秦国故地就脱离了大汉的控制,甚至其继任的林邑王还趁着大汉内部混乱,联合占据今柬埔寨和泰国领地强大蛮国扶南屡屡蚕食汉土。
这种事情直到中平四年(187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后,当地局势才稍稍有所稳定。
士燮在交趾经营多年,安抚当地豪强,击退林邑和扶南的侵扰,使交趾一带暂时恢复了安宁。
然而日南郡仍被林邑国占据,朝廷鞭长莫及,再也无力恢复当地统治。
如今苏曜竟要派孙策去收复日南郡,这简直比发配边疆还要艰难百倍!
苏曜扫视众人惊愕的面庞,缓缓展开地图,指尖重重戳在日南郡位置:
“诸位可知,林邑国虽偏居南疆,却扼守海上商路要冲。其背靠扶南与其勾结,每年截留我交州商船税赋不下百万缗,更纵容海盗劫掠往来商贾,交州许多士民被逼的只能翻越十万大山与中原交通。”
“如今朝廷推行新政需钱粮,收复日南,既能打通海上通道,又可震慑南疆蛮夷。”
荀彧沉吟道:“大将军之意,是借孙策之手为朝廷开疆拓土?可那林邑瘴疠横行,蛮族凶悍,又有扶南为援,朝廷数十年无可奈何,就他一个孙伯符如何能够成事?”
“正因如此,才需要孙伯符这样的猛将。”
苏曜一拍案上的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
“我给他一千精兵,八百战船,再许他便宜行事,征召旧部。若其能收复日南,便封他为日南都尉,重袭其父之爵!”
袁绍闻言心头剧震,贾诩则是抚掌大笑:“妙啊!此乃驱虎吞狼之计。孙策若胜,则为朝廷开疆拓土;若败,亦除一心腹之患。更妙的是——”
贾诩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南方:“士燮这些年治理交趾,远离中原,据说已有割据之势,正需有人前去制衡。”
“没错。”苏曜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弧度,“交州士民与林邑有血海深仇,我已修书士燮,令其暗中相助孙策,两人互相合作监督,不怕他们不乖乖为朝廷效力。”
郭嘉却皱眉道:“可交趾到底是天高皇帝远,孙策若在南方坐大,又与士燮结盟,岂非养虎为患?”
“奉孝多虑了,别说我已让他送其幼弟孙权入京,就单单拨给他的一千精兵,那就不是白给他的力量。”
苏曜自信一笑道:
“这些人皆是各营死士,家小俱在洛阳,名为助力,孙策乖乖效力便罢,若敢违抗,必被当场格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