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太阳从西边升起-《篮球之黄金时代》


    第(2/3)页

    而且甘国阳本人对常规赛战绩不再看重,他的眼光放的更远,已经计划好要常规赛留力,为季后赛做准备。

    从纽约回来之后,他一直在进行训练上的调整,重新加大训练强度,调节体重,储备体能,为明年4月份蓄力。

    这就导致甘国阳在常规赛明显收力,他只做好自己的那份工,教练让我怎么打就怎么打,100%完成任务,多的我不去管。

    数据上依旧是25+15的水平,可是比赛影响范围在收缩,科比不打让这个情况更加明显。

    甘国阳不会因为这样的表现受到苛责,管理层、队友,还有球迷都理解他。

    可卡莱尔不行,他是主教练,要承受最多的火力和压力,输了球就一定要想办法。

    巨大的压力让卡莱尔一度产生辞职的念头,主教练的活真不是人干的,他还没结婚呢,却感觉人要萎靡了。

    拉里-伯德多次找到卡莱尔,和他谈心,做心理按摩,也给卡莱尔一个吐槽、发泄的机会。

    伯德算的上卡莱尔的半个师父,但卡莱尔今天有这样的处境,也要拜伯德所赐。

    有一次,卡莱尔越说越激动,他甚至说:“拉里,要不干脆,这个主教练的位置还是你来做吧?我给你打下手,做助理教练。”

    伯德连忙摇头,道:“不不不,我…我已经不适合做主教练。三年时间,我已经做够了。”

    是啊,三年时间,两个冠军,退役后复出那个最全面,最强力,求胜欲最强的阿甘,全都被您给遇上了。

    该有的全都有了,再来一手实现三年之约的诺言,风风光光离开,谁能有你能装逼?

    卡莱尔也不想这么轻易放弃,他平静下来以后,和伯德更多谈论一些战术、配置上的问题。

    卡莱尔敏锐的觉察到一个问题,他说:“拉里,我发现,现在不管和什么球队比赛,他们对开拓者的研究和针对都很强。我们在常规赛打得越来越艰难,每一场都要消耗很多心力和准备工作,这是最让我感到痛苦的。”

    伯德点点头,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最强的球队本来就是会被研究的最多。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大家已经找到对付阿甘的最佳办法了。虽然最佳办法不一定能赢,却是最接近胜利的,大家都在这么做,比赛当然难打。”

    伯德道出了开拓者本赛季的另外一个重大困境:球队在战术、战略上,已经不再具备绝对优势。

    开拓者拿了那么多年冠军,各队的教练、管理层研究了那么多年开拓者的战术和体系,已经找到了战术上的最优解。

    就是堆积有天赋的锋卫,内线简配一下,防守过得去就可以,不要在低位配置太多火力资源,纯属浪费,没有用。

    这种情况下,面对开拓者,才能多几分胜算,否则你的资源投入配置和阿甘这个强点重合,结局就是被暴打。

    甘国阳对同位置的压制力是历史最强,你500万的资源投入,把你打成0都算是客气的,巅峰时能把你打成负的。

    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NBA有过一股内线高大球员身价暴涨的风潮,因为阿甘的崛起让同位置的球员纷纷拿到大合同。

    可是到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甘国阳退役复出后,中锋位置球员的身价开始下跌,一些不四不五的球员更是合同金额下跌少说30%,比如霍瑞斯-格兰特。

    因为这类球员面对阿甘就是纯废物,能把你压到一场比赛一分都得不了,进攻端和防守端完全负作用。

    你给这些球员高价合同,完全就是浪费,200万和500万打阿甘一个结果,还不如在外线多补充一点。

    反而是罗伯特-霍利,克里夫-罗宾逊这类,能三能四,有外线投射能力的球员变得吃香,哪怕你防不住,进攻端可以拉开,可以做贡献,不至于到篮下送盖帽。

    甘国阳对联盟的统治,各队的反制,加快了NBA战术的迭代和对球员需求的演变。

    就好像冷战时期美苏的敌对,让军事科技迅速发展,一代又一代的新式武器不断更新换代。

    80年代,开拓者在甘国阳和拉姆齐的带领下,利用三分球掀起了空间革命,球场体系从点-线,变成了点-线-面的结合。

    虽然三分球的目的更多是为内线拉开空间,而不是成为得分产量本身,但依然具备突破性的意义,让各队对三分球的重视提前了好几年。

    90年代,鲍比-贝尔曼依托甘国阳的强大个人能力,引入了普林斯顿体系,丰富了球场打法,并且率先使用高级统计学模型指导球队训练和战术安排,引入了效率公式。

    现如今,每个球队都会配备至少一个数据分析师,对球队的进攻、防守进行数学化的模型建构,这一进程又被提前了好几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