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他们一帮外人-《天可汗回忆录》
            
            
            
                
    第(1/3)页
    长安。
    宇文洛生南下之后,心中一直很忐忑,生怕就此被扣在了长安。
    为此,他还让宇文导先回统万城镇守,并且吩咐了一旦局势不利便让他主持夏州之事。
    不过,让宇文洛生意外的是,李爽对他的小动作视而不见,仿佛不知道一样。
    宇文洛生进入长安之后,并没有想象之中被软禁在屋中,相反,他可以在长安内外随意活动。
    非但如此,李爽还生怕他不识路一般,找人带他参观。
    第一日,行台府的人带宇文洛生参观了长安的林苑之中的马场。
    马场之中多柔然奴,驯养看管着大量的战马。
    关中不缺马,夏州亦是,宇文洛生在统万城中就便蓄养了万余匹马。
    这些战马储备,足以让宇文洛生在关键时候组织三千多精锐骑兵,长途奔袭关中。
    事实上,宇文洛生和贺拔岳一直便是这么设想的。
    可长安的马不同,不只是因为蓄养的数量,更是因为战马的质量。
    贺拔氏、宇文氏等北地的武勋家族成员都自带伯乐技能,宇文洛生更是相马的行家,一眼便能从马群之中精准的找到良马。
    李爽既并秦陇,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敦煌,便掌控了相当多优质的牧场,包括关山牧场、大马营牧场等超大型的牧场。因此,长安的马匹资源要比夏州丰富,更不乏青海骢、乌孙马等名马。
    对此,宇文洛生心中吃惊,外加羡慕,但并不觉得有什么。
    很简单的道理,长安马场中名马虽多,但不可能让所有长安骁骑都装备青海骢、乌孙马等名马,大部分人骑的还是中等程度的战马。
    如果说夏州马的总体评分是六分,长安的马整体评分也不过是七八分,还没有质的差距。
    心中知道李爽是在秀实力,不过宇文洛生最多的感受还是旗鼓相当。
    第二日,行台府的人带宇文洛生参观了长安的府库。
    从这一日开始,宇文洛生心中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长安的府库储备充盈,让宇文洛生最震惊的便是藏盐地。
    那一座座盐山仿佛不要钱般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宇文洛生心中震撼不已。
    盐是什么?与锦绣一般,都是钱啊!
    在夏州,宇文洛生为了几百几千石的盐,往往就要殊死争斗。
    可如今眼前随意一堆,都不止几百几千石。
    一路走来,宇文洛生见识了长安城的储备,粗略的估算了一下。
    以如今长安城的储备,李爽可以率领关中近四万的大军,长途北袭统万城,围困统万城大半年之久。
    想到这里,宇文洛生也越发庆幸自己来对了。
    和李爽死磕,没有必要!
    第三日,行台府的人带着宇文洛生出了长安城,来到了长安禁苑,参观了其中大型的匠作坊。
    至此,宇文洛生终于转变了心态。
    部落之中全民皆兵,看似凶恶,可之后呢,除了出去抢,便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抢不到,那大概率这个部落就要完了,或者是自相残杀到剩下的资源足够胜者活下来。
    灵、夏两州的部落化,让贺拔岳与宇文洛生联手,勉强有着与关中抗衡的筹码。
    可打仗不光是靠人、靠马,还要比拼武备。
    宇文洛生在这里听到了两个新词。
    标准化生产、分工协作!
    宇文洛生不明白这两个词的含义,可亲眼看到将作坊的匠人打造甲胄,他便明白了。
    宇文洛生手下不是没有会制甲的匠人,还不少,有两百多人。
    不过要制造一副甲胄,全靠精善工艺的匠人手工打造,制作时间也需要大半年。也就是说,宇文洛生两年才能打造大几百副甲胄。
    就这,还是要在材料充足的状况下才能实现。
    可在长安,将作坊的原料不但充足,制作甲胄的时间也短,三个月左右。
    宇文洛生见此,心中已然知晓夏州军和关中军的实力对比,耳边,行台府的人还在介绍着。
    昔年秦国何以并天下?秦军何以甲于天下?
    便是在于标准化生产和分工协作!
    秦国生产的军备,比如弩矢,绝不会因为在咸阳生产,运到楚地、赵地,当地生产的弩就用不了。
    长安的匠作监,要拼命追赶的目标就是如此!
    几百上千年前的秦国是如何的,宇文洛生并不清楚,对于身旁行台府中人喊的政治化的口号,宇文洛生也不在乎。
    他清楚的是,夏州军此刻已然不是关中府兵的对手。
    很简单的道理,军备是消耗品。
    你打一副甲的时间对方能打三幅甲,那还打个屁啊!
    除非处在劣势的夏州军的统帅与关中府兵的统帅是李牧和赵括那样的差距。
    关键的是,李爽还根本不怕他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