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大清朝花在河工上的银子平均一年就几百万两,二百多年花了小十亿,却毛用没有! 这个大坑必须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给填上! …… 苏州,拙政园,大清两江总督官署驻地。 两江总督,钦差督办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五省军务,江东大营管理大臣,安亲王岳乐的都堂之内,这个时候正是济济一堂,气氛压抑。 岳乐现在还是大清的官,不过他已经依着和耿精忠的密约,从南京城下撤军,并且放弃了镇江、常州二府,还把江北大营的军队和施琅的长江水师都撤到了苏州和太仓境内。 另外,他的督署也从镇江迁到了苏州。 在拙政园内安顿好之后,岳乐就让人招来了江苏、浙江地面上的大清重臣要员,大家伙儿得一起商量一下怎么继续忠大清的问题啊! 现在江苏的江北地区是守不住了,所以江南清军和北京朝廷的联络就只能靠海路……不过考虑到郑家水师的实力,这个海路用来通信还行,运兵就别想了。 因此江南清军以后就是孤军了! 孤军要怎么坚持? 还有,如果要诈降,又怎么保证诈降过去后不被耿精忠吞并? 如果耿精忠真的谋朝篡位成功,那么大家伙儿是当“耿朝”的开国元勋,还是再跳回大清当三臣? 以上这些事儿一定得好好商量! 可是在岳乐将诈降当大清版活姜维的事儿和大家一说,底下这些大清忠臣一下都哑巴了。 历史上的真姜维都没好下场……现在还学姜维?这不是作死吗? 另外,满洲人、蒙古人还有少数的铁杆汉奸,当然是可以诈降的,可是下面人呢?他们会不会真降? 如果下面的人都真降了,那上面的人怎么办?大家伙儿押在北京的家眷怎么办? 都堂之内,一片死寂。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大清第一奴家出身的范承谟叹了口气,开口道:“王爷,咱们可以诈降支持耿精忠……但必须要奉旨!” 什么?奉旨投降?谁能下这样的旨? 岳乐摇摇头:“觐公,皇上和摄政王怎么可能下这样的旨?” 虽然尚之信那天催他给福全上启本说明要当姜维的事儿,他也答应了。可是最后却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这个启本到现在只开了个头。现在又听见有人要奉旨投降,他也只有哭笑不得了。 “金朝的皇上和摄政王就曾经下过这样的旨!”范承谟拈着胡须道,“安王难道忘记了秦桧吗?” “秦桧?” “秦桧原是宋臣,但是在靖康之难后就已经当了金臣,他逃归南宋再去当宋臣,一定是奉了旨的。所以秦忠献公其实是金朝第一忠臣啊!安王,您现在是要当大清第一忠臣吗?” 啊,活姜维变成活秦桧了! 安亲王岳乐差点没拿去茶碗砸范承谟这个狗奴才一脸。 就在这时,江南大营的总管大臣李之芳叹道:“觐公,现在要当秦忠献的可不仅是安王一人,而是我们所有人!” 好嘛,一屋子的秦桧! 可谁是岳飞呢? 南京城那边好像没有谁比较像岳飞啊! 王大头打仗也许可以和岳飞比一下,但他的忠义有点少啊! 这个秦桧再多,没有岳飞,这不也白给吗?这秦桧要遇上个“大宋江南等处平章政事”,有多少都不够剁的! “秦桧遇到刘裕大概会粉身碎骨,秦桧遇到岳飞就会遗臭万年……但如果秦桧遇上石敬瑭呢?” 都是熟读历史,对于古往今来各种坏人很有研究的人,所以范承谟这个时候也想到石敬瑭了。 他笑着说:“耿精忠是当不了赵构的,朱三太子也不屑当赵构,所以咱们这些活秦桧是遇不到赵构和岳飞的……现在伪明那边只有刘裕、桓温、石敬瑭之辈。我等就是要帮伪明的石敬瑭灭了伪明的刘裕,篡了伪明的江山,然后再把相当于石敬瑭的耿精忠变成大清皇帝的儿皇上。” 这个难度……有点高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