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清合众国?-《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2/3)页

    而如今的大清,都已经到了议政王大臣可以罢免、选举皇上的地步了……也就只能合众立国了!

    不过常宁听见康熙的“开发塞外,合众立国之策”,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

    他是盛京将军!

    盛京将军的辖区本来是他一人说了算的,现在怎么回事?还要分一块出来给什么吉林将军……还要让关内的藩主们在剩下的盛京地盘上建立投下军州?

    这样一来,他的权力不就小了吗?

    可是常宁却没发反对康熙的法子……因为大部分的议政王、议政大臣的地盘都会分在关内!

    头下军州就是他们的退路!

    如果关内混不下去,还能去塞外的军州继续混!

    常宁要反对,那就是要断大家的退路,这事儿怎么能行?

    就在常宁想反对而不敢反对的时候,康熙又笑着对常宁道:“老五,朕在关内也给你封个节度使吧?登州府怎么样?登州离辽南(辽东半岛)很近,你的头下军州就设在辽南……这登州、辽南就隔着一道海峡,来往多方便?”

    这个条件听上去还行!

    常宁盘算了一下,点点头道:“皇上,您分给臣地的封地,臣弟非常感谢……不过臣弟在盛京周围还有许多庄子,应该如何处置?”

    “都是你的!”康熙笑道,“诸位臣工,朕还要在盛京给你们分房子分土地!等盛京发展起来,咱们大清就正式施行两都巡幸制……咱们北京住几个月,盛京住几个月!大家意下如何?”

    还能如何?

    当然是赞成了!

    康熙现在终于开始干人事儿了,他们当臣子的能不赞成?

    于是在一片“皇上圣明”(这话现在的意思就是“我们同意”)声中,康熙提出的“开发塞外,合众立国之策”,算是得到了通过。

    康熙吸了口气儿,虽然不满意……但也只能这样了!

    谁让东北的人口都叫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这些祖宗弄没了?现在要重新开发起来,是不能靠朝廷有限的力量的,靠民间单干更加不行,必须合众臣之力,大家一起搞,那才能搞起来。

    所以这个大清……现在也只能搞“合众国”了!

    说完了东北大开发的事儿,康熙又把目光转向了国舅爷杨起隆。杨起隆现在可威风了!临阵脱逃有功,不仅当了国舅,还封了一等公——别人是什么“一等超勇公”、“一等超猛公”,也不知道他这个一等公是个什么公?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康熙一指杨起隆,对一众议政王、议政大臣道:“诸位臣工,朕还打算派朕的国舅杨起隆为朝鲜监国大将军,命他出兵朝鲜,帮助朝鲜君臣抗明抗倭……这一次出兵所需要的兵力和兵费,都由国舅自筹。将来朝鲜的事情,也由国舅自行决断。诸位以为如何?”

    杨起隆出兵朝鲜的事儿,一群议政王、议政大臣早就知道了——都打过招呼了!

    大家伙当然没什么意见了……不仅没意见,而且大多往杨起隆那里投了资!

    狡兔三窟嘛!

    万一关内守不住,关外也守不住,那咋整?

    所以得在杨起隆那里也留个后路,家里有“余子”(多余的,没发安排的儿子)的就让他跟着杨起隆去朝鲜再开个“分家”……殖民嘛,就这么搞起来的。

    都是一群在老家没产业的破落贵族、穷光蛋、街溜子组团去海外打江山。要是家里有领地可以继承,有个什么公爵、侯爵、伯爵的可以当,谁吃撑了飘洋过海出去打拼?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