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口袋阵!-《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2/3)页

    而明军第四军团这一次败得的确是挺惨的,从曲阜城南的沂河,一路败退到了邹县以南的荆沟河,不仅界河没守住,连北沙河都一块儿丢了!但是他们的伤亡和被俘却极少。

    天色渐渐亮起来后,开始稳固战线,打扫战场的清军各部,却发现他们虽然捡到了不少明军遗弃的破烂(大部分都被破坏活焚烧了),但是却交不出几颗明军的头颅,也交不出几个明军的俘虏……这可就有点不好报功了!

    而且他们想要杀良冒功也不容易……明军都有发髻。可现在交战的战场在大清境内,老百姓都剃法留辫……就算抓到他们割了脑袋,也没法往上报啊!

    脑袋都是秃的,说是明军,康熙也不能信啊,康熙又不傻!

    至于说明军在撤退的时候把尸体都带走了……这个明军、清军倒是都有这个规矩,但那也只是在有组织撤退的时候才办得到啊!

    明军退得那么快……照理都是兵败如山倒了,还能背着同袍的尸体撤离?这组织度也太高了吧?那么有组织,干嘛撤退?组织起来抵抗不行吗?

    这莫非……有诈?

    到了十月初六上午的时候,虽然已经有不少清军将领觉得不大对了,但还是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好不容易打了个胜仗……结果还是敌人为了诱敌深入诈败的!

    这也太打击人了!

    而这个时候正在兴头上的康熙,刚刚眯了一觉,这会儿正在邹县行在里面背着胳膊,围着一张地图台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哪儿不对!

    哦,好像他的军队刚刚打出了一个长条形的突出部!

    这怎么有点像口袋阵呢?

    康熙刚刚想到这里,门外头突然响起了李光地的声音:“皇上,康亲王使人来报,大明大将军李中山的旗号已经出现在了荆沟河南岸!”

    康熙一惊:“李中山来了?怎么……那么快?”

    他顿了顿:“济宁州有消息吗?滋阳有消息吗?”

    李光地摇摇头:“没有……济宁州和滋阳已经两天没消息了,可能是被明军包围了。”

    “包围?”康熙皱起眉头,“那里的明军不会不知到曲阜和邹县这里的战事吧?隔了又没多远……他们的后路都快断了,还有心思围城?”

    这个……肯定有问题啊!

    李光地问:“皇上……要不要派两队骑兵去打探一下?”

    “派!必须要派!”康熙说,“再派人去给康亲王和赖塔传旨……让他们放点骑兵在北沙河南岸警戒,同时依托北沙河、界河设防!”

    “嗻!”

    ……

    康熙派出骑兵往济宁州和兖州首县滋阳而去的时候,在济宁州棱堡的城墙上,大清恭亲王常宁正捏着他心爱的嫂子派人送来的亲笔信,愣愣地看着自己派出的骑兵进入城外明军的大营……

    没错,他的骑兵正在进入明军的大营!因为那里面早就空无一人了……昨晚上明军留了一座灯火通明的空营,然后悄悄溜走了!

    几万大军,就在常宁所部的眼皮子底下溜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们溜去哪儿了?

    整整一个军团,四个师,足足五万明军,如果是粮尽退兵还好,如果不是的话……那他们会去哪儿?

    “王爷,”原先跟着张勇的那个猛将王进宝占现在是常宁的副手,官拜山东提督,领着几千山东绿营新军在济宁州和常宁搭班,这个时候忽然想到了什么,有点焦急地对常宁说,“明军该不会去扑击东平州吧?东平州空虚……”

    “不,不会吧?”常宁嘴上说不会,可脸上的表情却是既是惊恐,又是担心。

    东平州有嫂子杨小弥……而杨小弥的兄长杨起隆又领兵三万来北京勤王!守北京的九门提督张勇还是杨皇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

    所以和嫂子一起辅佐幼君,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东平州万万不能有失啊!”王进宝也是杨小弥提拔起来的人,要不然杨小弥也不会写信给他了,“东平州的堡垒比济宁州更坚固!而且那里还存着几十万石粮食和几十万捆马草……一旦落入明军之手,那可就坏了大事了!”

    常宁这下子可沉不住气了,明军未必会为了杨小弥去打东平州,但是东平州的几十万石粮食对他们绝对有吸引力……那足够八十万明军敞开吃几个月的!

    有了东平州的粮食,李中山说不定会在打败康熙后直扑北京……

    想到这里,常宁大声下令:“传……传本王令旨,全军开拔,移师东平州!”

    “嗻!”

    几个就在同一时刻,兖州府城滋阳城内的巴海也发现城外的明军已经走了!

    不过他并没有和常宁一样犹豫不定,而是在第一时间就决定要去杨皇后那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