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统一的号令,也没有什么排枪齐射,对于使用线膛枪的精锐老兵来说,那都是多余的……怎么打,什么时候打,打什么人,他们完全可以自由决定! “嘭!” 第一声枪响在朋春率领的骑兵距离明军“细红线”才到三百步的时候就打响了——差不多450米,一枪爆头,一名入伍八年的“老枪”瞄准了一位粗壮的“野女真汉子”的头颅就是一枪,当场就爆了这名“野女真汉子”的马头。失去大脑控制的战马在惯性的作用下又支撑着向前突了两步,才一头栽倒在地,连累着那汉子也是重重一摔,大脸盘子着地,当场就没了声响。 这是个相当不好的兆头……明军线膛枪的精度和线膛枪兵的枪法,很可能比朋春预料的更厉害! 但是朋春并没有停下冲锋的步伐!因为这是他唯一能为大清朝做的了。 这个时候,致命的枪声就接二连三响起! 米尼弹精准的飞向了纵马狂奔的清军马甲,又是几个满洲勇士中枪落马,或是连人带马一起倒地。 但是余下的八旗步骑,依旧蒙着头冲锋! 大清皇帝康熙举着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场决死冲锋,每看见一个马甲倒下,他的心头是一抽搐……而使用线膛枪的明军火枪手肯定不会在乎康熙的心脏,所以他们的每一颗子弹都是朝着那些纵马狂突的马甲兵身上招呼。 虽然这些马甲冲得很坚决,但是他们的战马狂奔三百步的距离,还是足够这些线膛枪兵完成至少三次精准射击了。 而且由于射击的距离越来越近,所以他们射击的精确度也会越来越高! 而当残余的骑兵冲入“细红线”百步之内的时候……还幸存的朋春就看见明军“细红线”的第一排突然集体下蹲,由站姿换成了跪姿,而第二排、第三排的燧发枪兵,则全都将燧发枪端平。 与此同时,所以的线膛枪也不再自由射击,而是一起加入了齐射。 雪亮的刺刀,黑洞洞的枪口,全都对准了一等公朋春和他的戈什哈骑兵……这时候他们已经从原来的超过200人,减少到了不足100人! 面对即将向自己泼来的弹雨,朋春闭上了双眼,只是在心中默念:“祖宗,朋春尽力了……皇上,朋春来生再为您尽忠吧……” 他刚想到这里,他的左胸口和右肩膀就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同时胯下的战马也猛的往下一沉,然后他就被马背上抛了出去,然后重重一摔,彻底失去了知觉,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黑暗! “败……败了?” 立马高处的康熙看得分明,当他看见朋春和他领着的骑兵几乎全都倒在了“细红线”前方的时候,心都快碎了。 没有了骑兵,那一千多步兵就只能被“细红线”碾压——“细红线”至少有4000人啊! 这下明军右翼的破口就要给堵上了,接下去…… “皇上……您快看北沙河南岸,察贝勒他们……” 高士奇的声音忽然在康熙耳边响起,把正“心碎中”的康麻子的思绪又拉了回来——他的心得慢一点碎…… 他赶紧调转望远镜的方向,对着北沙河南岸看去,入眼的又是一场让他心碎的场面……本来应该快速向明军的大营方向突击的17000清军骑兵,现在正在和一支人数和他们差不多的步骑混合的明军对峙! 明军摆出了步兵在左,依托北沙河掩护右翼,骑兵大队在右的阵形。其中步兵也没有摆出密集的纵阵,而是非常普通的前后两排的大横队,还有二三十门大炮架在阵前,正在发炮轰击清军的马队。 清军骑兵似乎陷入了犹豫,迹象迂回,又想冲锋,可能还想要撤退,反正就停留在了北沙河南岸,紧挨着他们过河时经过的浅滩。 因为他们都是骑兵,所以也玩不出什么阵形,就是一群一群的站在己方的十几门6斤炮后面。这十几门大炮也在轰击,不过炮击的效果显然不如对方——明军炮多,而且对准了目标较大的骑兵群轰击,时不时就打出一发成排收割生命的跳弹!而清军炮少,而且它们轰击的目标是明军的步兵,而明军步兵则采取了蹲姿避炮,所以清军炮击的效果很差! 但不管炮击效果如何,察尼、李光地、桂公公指挥的17000骑兵肯定和明军打起堂堂阵战了……这下奇袭的效果肯定就没了! “朕……朕糊涂啊!”看到这一幕,康熙喃喃道,“朕该让朋春带这支骑兵的……” 边上的高士奇听见这话,仿佛明白了什么,马上退了下去,走开一点儿后,又招呼了几个御前大臣和大太监,低声吩咐他们道:“快带上架桥队去把浮桥再搭起来……一定要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