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三句话让大儒为郑州去死-《我,朝堂之上,怒斥昏君》


    第(3/3)页

    “临沅你已想好,该让郑州走那条路了吗?”

    周兴邦道:“那还用说,仅凭这两首词,他就必须入我诗坛。”

    郑临沅含笑摇头,郑州的路在那里,他也不敢武断。

    相比起他的忠义和胆魄。

    诗词歌赋反而是小道。

    “此话不宜现在说。”

    “其实我今日前来,是有个不情之请想劳烦各位前辈。”

    郑临沅刚说完,七嘴八舌的声音就响了起来:“直说就是,我等寄人篱下,替你分担忧虑是应该的事。”

    “若是没有你,我大宋儒道早就已经衰落,你别犹豫,直言即可。”

    “各位前辈都知道我的选择,州儿登传儒塔前,以留下两句立世之言,仙门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为保大宋社稷我不能贸然出手,所以……”

    谁知道他们的注意力都不在郑临沅的话上。

    而是在所谓的立世之言上。

    “这两句立世之言,可入得儒经?”

    郑临沅颔首:“不仅入了,在儒经中的评价是中兴。”

    “说来听听。”

    “我大宋百年不曾出现立世之言,你务必要一字不差的说出来。”

    郑临沅深吸口气,稍作回忆后诵道:“这头一句是,唯我大宋,宁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篱下活。”

    “此等情操抱负,能被儒经选中实属正常!”

    “我等自愧不如。”

    “天佑我大宋,有此子在,儒道必将振兴。”

    郑临沅等群情冷静下来以后说道:“这第二句是,未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未有死者,无以酬苍生!”

    郑临沅说完后,地下空间竟然安静起来。

    相比起上一句。

    这一句词的抱负更加宏大,情操更加高尚。

    “我服了,俗话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曾以为临沅就是那后世中最优秀的“青”,没想到他的儿子竟然比他还要优秀。”

    郑临沅道:“我和各位一样,都是被州儿拍在沙滩上的前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