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谁才是贤才?-《大明:开局弃婴,老朱让我当皇帝》


    第(3/3)页

    被朱元璋这么一问,杨士奇也迟疑了起来。

    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问答。

    朱元璋问他这个问题,分明是让他参与储君设立一事。

    偏偏他还是朱明引荐,如此大事,反而需要慎言。

    “放心,不管你怎么回答,都无罪。”

    朱元璋知道杨士奇的顾虑,大手一挥,朗笑了起来,试图让杨士奇放松些许。

    “既然陛下问起来,那自然是小皇孙朱明,所有国策与大明。”

    得到朱元璋的许可,杨士奇这才站了起来,认真地应了一声。

    几位皇孙之中,对大明影响最深的,无疑便是朱明这个几次想出国策的皇孙。

    哪怕他不是朱明引荐,也会这么说的。

    更何况,朱明也有恩与他,他自然也会帮朱明争宠。

    “那,我立小皇孙为储君,如何?”

    见杨士奇回答得如此肯定,朱元璋问点了点头,再次出声追问起来。

    这个回答,他也是认可的。

    可是,自古又有立长不立贤的规矩,这才是他最顾忌的事。

    “这……立储君乃是大明国本,微臣不敢乱言。”

    被朱元璋这么追问,杨士奇反而退了一步,不再回答。

    他并没有蠢到正面回答的地步,只是点到为止。

    “你是明儿引荐的,不为他说话?”

    朱元璋闻言,反而露出不悦的神色,看着杨士奇,沉声问道。

    “小皇孙为国举才,杨士奇是大明的臣子,报恩之法,便是为大明尽力。”

    杨士奇闻言,直接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哪怕这种事,是个人都知道,但朱元璋还是第一次如此直截了当地拿出来说。

    这可不是什么好的信号。

    杨士奇自然也明白,当即与朱明分清了关系。

    他是大明的臣子,自然是为大明着想。

    “嗯,忠心倒是不错。”

    杨士奇的回答也显然让朱元璋感到满意,他点了点头,脸上的神色也缓和了许多。

    “你身为内阁重臣,朝中大臣们对此事的看法如何?”

    他不再追问杨士奇的看法,反而跟问起朝中大臣的情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