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烧田契房契,起兵造反!开民智!-《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1/3)页

    章诚这里通过朱元璋的来信,知道了,张天佑和李善长、冯国用已经决定离开滁州城,去外面发展的事。

    章诚因此非常高兴地对汪广洋道:“好啊!我就说,不可能我都明白的道理,他们会不明白。”

    说着。

    章诚就对汪广洋说:“这下子,无疑对我们这部分在外面的发展壮大,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章先生说的是!”

    “但很多时候,方略好不一定就一定取得好的效果,也得看人!”

    “所以,我担心的是,他们那会不会一味纸上谈兵,而跟所谓流匪一样,将灵活机动理解成遇难而退,遇险惜命,也不知一边游击一边寻机建设与发展的道理,乃至还是看重大城要塞的据有,轻视庶民,使得他们最终还是外强中干。”

    汪广洋附和章诚后就说起自己的担忧来。

    章诚点了点头:“这个难说,且拭目以待吧。”

    李善长和冯国用都是在历史上于军事方面颇有造诣的。

    历史上,朱元璋总兵和州期间,因要去鸡笼山攻打元军,就只让李善长带着少量兵力留守和州。

    结果,元兵却在这个时候来偷袭和州,李善长表现的非常沉稳,而设计伏击了元兵,进而保住了守兵很少的和州,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

    冯国用则在历史上亲自领兵为朱元璋攻克过重镇太平,后又在采石之战中,率军先攻破元廷中丞蛮子海牙所驻水寨,奠定了采石之战的胜利,更在后来接连攻取镇江、丹阳、宁国、泰兴、宜兴等重镇。

    可以说。

    李善长和冯国用在历史上皆不是只善于内政和谋略的文人。

    两人在军事上也是颇有才干的,只是在朱元璋、朱文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人的衬托下,才显得他们好像在军事上不怎么显著。

    实际上。

    章诚在翻开历史认真查阅后,才知道冯国用和李善长这些人,即便不是朱元璋当他老板,他们也是锥处囊中之人。

    所以,章诚对这些人还是有信心的。

    且说,李善长回家后,就将自己的族人乡民们召集了起来,且将家里租佃使用的田契与房契全部拿了出来,就对自己的族人乡民说:

    “诸位亲友,自从你们之前同意我为了李家能成为显宦之家与天下重获安宁而投奔义军后,我们就把李家九族的性命押到了赌桌上,但现在这场赌出了波折,我们得继续加注,才能赢,不然很可能九族不保,或者只能隐姓埋名迁于他乡。”

    “怎么会有波折呢?”

    李善长一族兄李存富这时问了起来。

    李善长道:“因为我投奔的那位朱将军和那位章先生,想让天下尽快安定,而不想内讧火并,而损整个义军实力。”

    “这是好事啊,天下尽快安定才好啊!”

    “善长,你是我们家族里最聪明的人,你说说怎么办吧。”

    “是啊,善长伱就说我们该怎么办。”

    李氏族人们都在这时说了起来。

    李善长道:“我决定我们李家自己起兵造反!谁出青壮一丁,就给他十亩田一间房。”

    说着,李善长就拿出一沓田契房契来。

    这些李氏族人乡民皆议论起来,商量着要不要出丁换田换房。

    这时,一叫李存仁的佃首站了出来,说:

    “我这边,他们出三十丁。”

    古时。

    地主豪强名下的佃户往往也会有一个佃首,负责总包佃租的田,然后把总包的田再分租给自己招揽起来的佃户,而佃首往往也都是地主们的亲眷。

    “好!”

    李善长就找出李存仁名下租佃的良田和房屋,且拿出了三十亩的田契与房契,并直接丢进火盆里,让其化为了灰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