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主官僚:你们何故助他朱元璋?!-《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1/3)页

    朱元璋也跟着道:“友德这话没说错,咱见到那么多儒士,就章先生跟咱要求给民以食,准确说,是真把我们这些布衣当民看。”

    章诚笑道:“身为华夏之人,应尽之责而已,不足挂齿。”

    “好个身为华夏之人,应尽之责!”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咱也该敬个大礼。”

    常遇春因此也重重一抱拳,朝章诚作了一揖。

    谢再兴也跟着笑道:“还有我。”

    章诚见此便回了一礼,且道:

    “闲话少叙,诸位既然来投,恰巧又近晌午,上位,不妨设宴招待他们吧。”

    “正该如此!”

    朱元璋笑道。

    “那刘聚无远谋,只知烧杀劫掠,所以咱是早就不想跟着他干。”

    “碰巧,咱知道你们要渡江,便猜到你们肯定是要渡江做大事的,不然谁愿意费那辛苦!”

    宴席上,自然是宾主皆欢。

    常遇春更是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说起投朱元璋的缘由来。

    章诚听到他这么说后,心里倒是因而更加明白,为何常遇春历史上能成为徐达的搭档,而作为北伐大军的二号统帅?

    现在想来,其人的确不仅仅只是勇猛,也是能明晓大事而善于思考之人。

    但突然,外面的天越来越黑,渐渐的大风吹了起来。

    没一会儿,水天之间,就织起密密麻麻的雨线来,江面和船上也跳珠不断。

    “好雨啊!”

    章诚不禁说道。

    朱元璋也跟着道:“午后雨,下的长,但愿能多下点。”

    而如朱元璋所盼望的那样。

    因端午汛至,所以这雨接下来,真的连续下了一天一夜,后又间间歇歇地下了快一旬。

    整个马肠河因而大涨。

    而在大涨期间,义军也在抓紧进行宣教和动员工作。

    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将官兵集中在一起读报听报学习。

    “据报,上元三桃村五十六户人家被屠,尸体皆焚!”

    “据报,江宁镇外有元兵和地主武装铁扫帚扫民下身,言扫去贼腥味,以至于因此惨死者达百人!”

    ……

    如之前所言。

    义军中,多是年轻气盛之辈,所以,不少人在听到这样的报后皆不禁切齿捏拳:

    “可恶!这些混账,各个该杀!”

    “所以,我们才要尽快渡江,以免更多的百姓惨死于这些反动者之手。”

    “但是,弟兄们,现在元兵也害怕我们渡江,所以对我们是严防死守!尤其是桐城闸、马肠河等隘口皆有大量水寨,布有重兵,胡元中丞曼济哈雅还遣民夫十余万在这些水寨周围布机关、设铁索,决堰口,所以要渡江非常不易,即便冲到江边,也得面对重重铁盾长枪和箭雨。”

    “我们要做好阵亡的准备!”

    训导官陶成则也在眼前的义军官兵发表看法后,而在这时如此说了起来。

    “怕什么!”

    “大不了喂鱼而已,娘的,这辈子也吃了不少鱼,如今让鱼吃了也算是还孽债!”

    常遇春这时也过来说了一句。

    话说,他也跟着认真听了一会儿,一时,豹头环眼的他,也不禁怒目圆睁,心中杀心大起,恨不得现在就飞过去砍元兵杀元兵,而在陶成说后,就如此说了起来。

    “就是!”

    其他义兵也跟着附和起来。

    陶成行了一礼道:“公等自然勇敢,这点我不怀疑,但我就担心公等渡江后,也跟元兵和那些地主武装一样。”

    “瞧不起谁呢!”

    “我们要是只为了抢掠,干嘛要冒险渡江去抢,江北、山东这些地方还缺抢掠的机会吗?”

    这时,常遇春说起来。

    “就是!”

    其他义军仍旧跟着附和道。

    陶成道:“那诸位敢在保证书画押吗?”

    陶成说着就把提前拟好的保证书拿了出来:

    “到时候谁犯了规矩,掉了脑袋,可别怨我们丞相不近人情!”

    众人犹豫起来。

    “签就签!”

    “怕個鸟!”

    “老子现在只想早点过江去砍那些狗日的鞑子和色目人还有他们的走狗!”

    常遇春先把保证书拿了过来。

    其他人见此也纷纷跟着过来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