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光是你一个胡元江浙行省的御史大夫,每年就可在江南收租五十万石,结果,你们的军队还难以顿顿饱饭。” 章诚不禁哂然一笑。 福寿默不作声,因为他无话可说。 攻下集庆后,章诚现在就控制了大量原本属于元廷权贵官僚的财产。 对于他而言,怎么处理这些财产是个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他当然可以和其他义军首领们一起将这些财产分掉。 但是那无疑和以前的元廷没什么区别。 所以,他需要拿出许多财产来作为发展壮大义军的根本,也作为接下来发展经济的本钱。 不过,章诚不得不承认的是,江南是真的富庶,也难怪历史上的张士诚在据有苏松常后会耽于享乐。 须知,光是福寿这样一个在江南的大地主,每年都能收租五十万石。 他和朱元璋这些义军首领真要是只拿出一部分粮食作为养军防御的花销,然后开始过富庶安逸的日子,也是完全可以的。 不过,中下层的义军将士们,大多数还没有上层将领的烦恼,即夺取了大量土地资源、粮食资源以及商业资源后该怎么分配的烦恼。 他们现在正高兴地领着俸禄和赏银,然后在集庆城内疯狂消费。 想着家人的,给家人买了许多精美的布料和礼物。 心地善良的,特地买了许多吃食,给城里的乞丐们发放。 也有想犒劳自己的,去了各处声色娱乐场所,更有在赌馆里豪赌一场的。 但他们消费的钱,仍旧还是难以流到最底层的百姓手里。 因为这年头,在集庆城内,别说开店的,就是摆个小摊,或者卖身卖艺的,都不是最底层的百姓,都是有点背景的。 所以,在至正十五年的九月,义军刚刚攻入集庆的时候,给底层工农百姓们总的感觉,就是没什么变化,不过是城头换了旗,衙门里换了人而已。 他们还是该种田的种田,该在作坊里做工的还是在作坊里做工。 “继续干,不关我们工匠的事!” 哪怕是元廷的官造火器坊,被任命为坊主的老工匠丘大远也没有觉得接下来会有什么不同,而让自己坊里的工匠们继续干,他相信义军还是会管他们这些工匠一顿饭的。 佃仆陶宗国也还是在老老实实地进城给庄头谈正安交来了租子。 哪怕是,小混混钱九也还是只能在市井街巷里拿着個破碗与一根竹杠,到处寻觅着可以换一顿饭吃的活计。 只有中上阶层的孙炎、夏燮这些儒士缙绅发现,义军的军纪很好,没有闯入民房内抢掠,也没有吃拿卡要,还让自己名下的店铺赚了不少利,而因此啧啧称赞起来。 也就是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