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同社实力太可怕,刘伯温后悔加入大同社太晚!-《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2/3)页

    他怕又有个胡惟庸这样自以为是的人出现,坑害了他。

    何况,他现在还进一步了解了朱元璋,知道朱元璋的确不是按常理可以理解的人。

    所以,李善长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手。

    但不是谁都能坐视李善长没有因为胡惟庸的案子牵连太深,还居然被保住了名誉和地位。

    毕竟谁都知道,李善长一直和胡惟庸走的很近,胡惟庸甚至也经常以他门生自居,打着他的旗号在别的官僚面前耀武扬威。

    许多嫉妒李善长的人,就因此心里不怎么服气。

    刘伯温对此就颇为嫉妒。

    因汪广洋和宋濂也被增补进旁听席的缘故,刘伯温便来向宋濂道贺,同时也就因此表达了心中的嫉妒,说:“大同社固然是真正能救天下的君子之社,但大同社中的人,并非皆是君子,若非是因为投附上位和章先生投附的早,先有了参与廷议廷推之资,否则早该声名狼藉也!”

    宋濂知道刘伯温说的是谁,也就跟着叹气而附和说:“是啊,若是公早些加入,廷议局就定有公的一席之位,不至于现在还只是郎中。”

    “官位倒在其次,鄙人只是深恨未能早与章先生相识,早与上位相识,早了解到大同理念。”

    “不然,也不至于糊涂到,现在才知道何为真正的救民之道!”

    刘伯温摆了摆手,而无奈笑说道。

    且说着,刘伯温就神色复杂地看了宋濂一眼。

    虽然,刘伯温嘴上只是说后悔未能早认识章诚和朱元璋,未能早接触大同理念,但他其实也是后悔没有早点加入大同社的。

    尤其是现在看见宋濂也有了廷议旁听的资格,李善长更不必说,被当成贵族对待,也每年分得不少利。

    这都让刘伯温不禁在心里暗骂自己,自己曾经怎么就那么傻,傻到去真的在乎传统的人伦道德,没有在杨宪已经明确告诉他章诚的义军很不一般而他自己也感觉到章诚的义军很不一般时就果断加入,甚至到最后大同社都打下了集庆城了,自己居然都还一直幻想着大同社来主动请自己去。

    但好在这一切都还不算太晚。

    刘伯温相信,只要他认真做事,就还会有“后来居上”的机会。

    毕竟眼下天下还未一统。

    而胡惟庸的事,也让他再一次确信朱元璋和章诚一样都不是简单人物。

    他知道自己不能轻举妄动,尤其是现在,他只能认真做事,不能结党弄权,只能把老老实实地选择忠于大同社。

    尽管他内心里其实并不接受大同理念。

    其实,不只刘伯温,很多加入大同社的官僚,尤其是昔日属于地主阶层的官僚,并不是真的接受大同理念。

    而他们现在加入大同社,接受大同理念,不过是纯粹是因为功利主义作祟,和他们本身足够精明而已。

    毕竟,眼下是个明白人都能看清楚,大同社的实力最强,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乃至吏治都是最清明的,无疑是最可能得天下的。

    章诚知道,大同社的人大多都是现实主义的人,不是理想主义者,甚至不少还是日子党,对什么理念主张不感冒,只想相对更轻松安逸且富贵的过完一生。

    但章诚对此不在意,他只尽力去把生产力提高,把蛋糕做大,让这些占天下大多数的现实主义者也追随自己大同社,循着自己大同社制定的规则来活着。

    而朱元璋主要负责维护大同社的规则和调整分配规则,过于自私现实乃至不惜践踏大同社规则的,他要处置,如胡惟庸这些人,需要改变规则,重新分配的,他要做主进行改革,如限制购买土地的人群,征收奢侈税这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