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些无耻文人各个该杀!” 参政尹克仁也跟着说了一句。 同时。 尹克仁还是劝起陈友谅:“不过,公大可不必为这些无耻文人动怒!他们将来会知道鼓动庶民议论官僚士大夫会有什么后果的。” 陈友定道:“我气得不只是他们,我还气那个叫章诚的人。” “你说他办报就办报,干嘛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文句报道天下事?这不是故意要让天下庶民更容易明白天下事吗?” “我看他大同社不只是要民富贵还要民皆开智!” “这样下去,迟早天下全是刁民!” 陈友定说后就又有些担心地对尹克仁说: “只怕也因为这《中华报》,他大同社底下那些兵民也把本官早已恨之入骨,使其军心大振!” 尹克仁听陈友定这么说后也点了点头,并因此主动对陈友定请命说:“既如此,下僚愿意亲自去守延平,宁战到最后一人,也绝不让朱元璋的亲征大军过延平一步!” 陈友定听后颇为感动,因而起身对尹克仁拱手行了一礼,且因此便真的答应了尹克仁所请,让尹克仁亲自带兵三万去了延平。 而在陈友定与朱元璋代表的大同社即将兵锋相见时,陈友定派去接洽元廷的人也到了驻守济宁的元左丞泰费音这里。 泰费音在知道此事后,也就立即将张士德和杨元杲等叫了来,说:“眼下大同贼朱元璋要亲征福建参知政事陈公,而这无疑是我们趁机对大同贼用兵以策应陈公的良机!” 且说着,泰费音就对张士德说:“现在只需要令兄愿意归附我大元,且趁大同贼无暇北顾之际,率兵南下,进剿大同贼,必能一举夺占为大同贼盘踞的江南!” 张士德在这时一脸无奈且颇为愧疚地说: “可惜,左丞有所不知,家兄现在已无大志,他现在只肯对大同贼一味忍让,乃至媚附于大同贼,没有有半点振作之心,所以,恐卑下很难劝其用兵大同贼。” “他难道就只怕大同贼不怕我大元吗?!” 泰费音这时拧起眉头来,而冷声问了一句。 杨元杲见此忙替张士德回道:“左丞息怒!现在恐怕因为大同贼实力早已于南方无人可敌的缘故,而使得他张士诚真的只会怕大同贼,毕竟,他张士诚挡住过丞相脱脱的大军,但从未挡住过大同贼。” 杨元杲这话让泰费音颇为尴尬。 但泰费音倒也没有因此生气。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杨元杲说的是事实,张士诚还没在元廷手里吃过大亏,只在大同社面前吃过大亏,的确更应该怕的是大同社。 泰费音只得继续对张士德说:“但公真的忍心看着将来你张氏基业为大同贼吞并?” “此非在下之愿!” 张士德这时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句。 接着。 张士德就又说道:“在下宁愿让我张氏归于朝廷也不愿张氏归于大同贼!” “很好。” “公是知忠义的!” 泰费音大赞一声,就很严肃地看向张士德说:“既然令兄耽于享乐、已无大志,不如公举兵南下,代兄为张氏王,而归附朝廷。” 张士德听后颇为惊诧。 杨元杲也非常意外,看了泰费音一眼,同时在心里嘀咕道:“如果让张士德背叛张士诚,举兵南下,会不会就因此让我大同社有了加大对张士诚进行军械出售的机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