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巍巍声浪层层荡开,以校场为中心,荡向府文院,荡向大余府,荡向青州,荡向整个大周王朝。 讲郎们先是震惊叹服,继而欣慰赞许。 不错不错,此等金声玉振,更胜院君亲临的当头棒喝。 难怪刘杏儿停止哭泣,崇敬又感激地看向苏小小,赵宝山已好了许多。 虽然还仰面躺着,但剧烈起伏的胸膛已恢复平稳,目光平静,面色看上去也好多了。 王讲郎终于明白为何一群讲郎紧赶慢赶地带着学子前来,分明是蹭金声玉振的。 金声玉振是童生三年才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提前学会,就是提前完成。 “快,”王讲郎再不耽搁,示意身后跟来的学子,“跟他们一起念。” 收到讲郎传书赶回府文院的白仁济刚刚跨过门槛,就听见文院中回荡的念诵声。 白仁济匆匆的行色一止,脚步也就缓了下来。 身后的高资险些撞上白仁济的后背:“院君,传书言赵宝山危在旦夕,咱们还是快点。” 白仁济摆摆手,食指指天:“你听。” 高资先前就听见了文院中传出的读书声:“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明明只是个问句,却令人觉得天下至礼,尽在其中。新编的课本还收纳了这篇文章?哪国名士所做?” 白仁济一愣,豁然笑道:“大周王朝。” 高资也是一愣:“大周……我国?哪一州府的才子,如此佳作,堪入圣院!” 高资这话一点不虚。 众圣以诗词是小道,治国是中道,经义才是大道,乃至圣道。 所以苏小小写出达府诗镇国诗甚至传世战诗,高资也只是认同她的诗才,夸上几句。 相形之下,格言散文不同,有教化之功。 文院作为各国三大体系之一,肩负教化之责。 而圣院作为所有文院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更承担着教化教化之责的职责。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可见对教化之力颇有见解,若能进圣院专攻学术,成就不可限量。 白仁济笑得更加大声了:“青州,大余府。” 大周王朝,青州,大余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