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仁本无错-《周天子》
            
            
            
                
    第(1/3)页
    第51章  仁本无错
    不会玩?
    可这这是玩吗?
    如此严肃之事,你竟然来了个“玩”字,这还能够聊下去吗?
    富术差点就问姬定,“请问该怎么玩”。
    当然,他并没有这么说,他只是言道:“先生此言是何意?”
    姬定又开始轻摇羽扇,思忖一会儿,突然问道:“大夫可知宋襄公泓水之战。”
    “这我自然知晓。”
    富术点点头,又稍显诧异地瞧了眼姬定,道:“泓水一战,宋襄公不就是败于儒家所推崇的“尊礼”之上么?这恰恰说明,儒学被诸侯冷落的原因。”
    你这好了,还把刀子递到我手里来了,如此大善之人,可真是难得一见啊!
    姬定笑了笑,道:“宋襄公的确是一败涂地,但不知大夫以为,宋襄公是否错了?”
    富术沉吟少许,摇头道:“倒也不能说是错,只是只是他败了!”又是摇头惋惜一叹。
    其实宋襄公做的并没有错,因为当时贵族之间的战争,确实是有许多规矩的,那就跟打擂台似得,他只是输了而已,他若赢得那一战,自然也不会有人质疑他春秋五霸的地位。
    胜败在于能力,是非在于道理。
    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姬定又问道:“宋襄公当时所为,乃仁政否?”
    富术这回倒是没有多想,直接摇头道:“只能说是仁义,倒不能说是仁政。”
    仁义和仁政,虽然都是仁,但肯定是不能一概而论。
    姬定笑道:“首先,我是说以仁政治国,亦非是‘尊礼’治国;其次,宋襄公只是败了,但并未是错了。而这,就是我所讲的,他们不会玩。
    其实孔老夫子,早已经给出答案。人,要因材施教;事,要因地制宜。儒家所尚之‘礼’乃是二者相对之,父慈则子孝,兄良则弟悌,夫义则妇听,长惠则幼顺,君仁则臣忠。一旦前者不成立,那么后者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如今周天子衰微,礼坏乐崩,若单方面还一味的尊礼,其实此非儒家所尚,那宋襄公败就败在这里,而非是儒家之过啊。”
    这二者相对,其实就是先秦儒学和宋明儒学一个很大的区别,以后的儒学更强调子孝臣忠,而不谈这子孝臣忠的原因,是先有父慈,后有子孝,先有君仁,才有臣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