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依然有记者来了,尤其是国外一些驻扎在中国的报社记者,他们只能获得一些中国官方的消息,让报社非常不满。 在众多围观的记者,机场工作人员,旅客等的注视下,悬梯车靠近,飞机侧门打开,一名穿着白色寸衫,黑色裤子,理着板寸的年轻人出现在悬梯口。 看到外面如此多围观的人,谢凯低骂一声“骚包”,脸上却笑着,对着下面的记者挥了挥手。 “咔嚓!” 有反应快的记者,瞬间按下了快门。 一个潮气蓬勃的年轻人笑着站在运十悬梯上挥手的瞬间,被定格了下来。 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航空制造业掀开新篇章的代表。 “咔嚓!” “咔嚓……” 不停响起的咔嚓声,把一众年轻人从飞机上下来的照片定格。 “先生你好,我是《纽约时报》记者卡洛特,请问你们这是……”一名记者见没有人阻拦,率先拦住谢凯,第一张照片也是他拍下的。 《纽约时报》? 谢凯愣了一下,这家在美国影响力很大的报业集团,可向来都是负面报道中国的事情。 “我们是来旅游的。”谢凯平静地说道。 “旅游?”卡洛特一脸懵逼,中国大多数人不是连饭都无法吃饱吗? “对,我们是一家单位的子弟,单位效益好,专程承包我们国产运十飞机送我们前来参观首都……”谢凯侃侃而谈。 “嘟~嘟~” 突然响起的哨声,让谢凯终止了吹牛逼,向着旁边跑去。 “全体集合!”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带队的是劳资处的副处长,汪贵林的下属,牛季中。 原来部队后勤转业的,四十多岁。 上百名经过了长时间军训的子弟们,虽然没穿军装,却表现出极强的纪律性。 “同学们,这里已经是首都了,列队登车……”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 毕竟要吸引各方目光嘛,得高调点。 三辆大巴就停在机场旁边,整队完毕的子弟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大巴车走去。 “部队的?” “不像啊,要是部队的,肯定就是到军用机场了。” “我大姨的儿子在机场上班,听说是哪家单位的子弟学校今年考得好,单位效益又好,作为福利,他们单位让这些考上大学的孩子来首都旅游……” “屁啊,听说这些都是那家单位的子弟,出来上学,还得回去的……” 人群中,不断有人传播着小道消息。 好几名外国记者上前,想要采访牛季中,却被他拒绝了。 “这位同志,我是新华社记者张衡,请问你们是部队单位吗?”张衡在人群中听到议论,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他也看到了几名外国同行被拒绝,还是厚着脸皮追了上去。 无数人都巴不得外国记者采访呢,可眼前这帮人,太有意思了。 “不,我们只是一家生产单位。”牛季中停下了脚步。 “你们这是?”张衡有些不理解。 “旅游啊!”牛季中一副你怎么这么没见识的表情。“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单位的子弟,在上学前,已经跟我们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这是单位为了让他们增长见识,毕竟孩子小,平时没出过远门……” 张衡更是不理解。 是他落后了,还是国家变化太快? 于是乎,这几天,首都人民在每天都关注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后,就看到了一直穿着整齐队伍,不断地出现在首都各个景点…… “他们这样搞,以后学生毕业分配,怎么弄?” 不少首都的学校这几天就已经陆续开学了,那家不知道名字的单位,已经让很多学校的学生注意到了。 于是乎,不少明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就开始活动了起来。 很多学校就业分配部门的领导们就开始头痛起来。 “他们这是搞什么幺蛾子?”华清大学机械学院,陈铭善有些搞不懂。 “老陈,那小子真是准备学机电一体化?我可是听说,他对机械专业学习不太感兴趣啊。”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问着陈铭善。 “你是怕这小子影响了整个学院的风气吧?”陈铭善看着后者,“放心吧,现在他可老实多了。当初龙耀华首长是为了把他弄到国防科大去,才说的那些。” “……”后者无语。 谢凯的成绩,他们都是看过的。 最终,谢凯没有成绩。 可没有成绩,却得到了国内无数顶级大学的争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