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明年的预算,都会超过6亿了。”杨倩肉痛地说道。“运十改型,6.5万吨大压机项目启动,359坦克持续改型,超-7两个项目的持续研发……” 这才两年多时间。 航母的预研项目,那是在预算之外的! “秦飞跟运十的经费呢?”谢凯懒得去管他们把钱投小鬼子国内的事儿,只要在90年小鬼子经济崩盘之前全部撤出来,问题不大。 九零年小鬼子经济崩盘,很多制造企业破产,确实可以搬回来一些好东西。 只不过,郑宇成等人可能没有想过,如果小鬼子政府不同意,怎么都是白搭。 “在银行里面。”杨倩说道,“晚点结算,就可以多产生一些利息。” 钱真的是被他们给存银行赚利息了! “要不,把那边的资金撤回来一部分?”谢凯试探着问道。 金融的事儿,他是真的不懂。 “之前伊拉克那边不是才签了一笔合同?那可是近百亿,抛开成本,也有超过五十亿的利润……放心吧,年前所有的账,都会结算,咱们不欠账过年。”汪贵林开口说道。 谢凯沉默不语。 很多时候,才会发现,自己懂的太少了。 如果他之前懂金融,也不会在这事情上涌现出如此强烈的无力感。 “不用担心,现在全世界的资金都在往小鬼子国内涌,而且你们凯盛在日本市场上的结算的日元,不是一直留在手中么?”汪贵林见谢凯担忧,反问着谢凯。 谢凯愣了。 他好像把这事情给忘记了? “日元对美元一直都在持续升值,你小子自己在利用外汇赚钱……”郑宇成有些鄙视谢凯。 “诸位,小鬼子国内的市场,谁都不知道最终会如何!广场协议后,他们国内的通货膨胀就越来越严重,一旦崩盘,这些钱将会血本无归。凯盛的钱跟基地的钱不同,基地的钱那可是用于我们这些重点项目发展的……” “谁都知道。所以,也不会每个月就结算那边的利润。按照目前的利润率,除了投资的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一年半时间,50亿就会全部回来。”汪贵林等人其实心中并没有低的。 “对了,今天波斯人提供的三架f-14就要到基地了,你不打算去看看?”郑宇成索性转移了话题。 众人一晚没睡,正要散会,从嘉峪关回来的谢凯又闯了回来。 “同时,我们基地的那架,也完成了修复,今天将会试飞……” “这么快修好了?之前不是说还需要很长时间?”谢凯惊喜地问道。 4架f-14,还是能飞的,可以做的文章就大了。 推荐一本书《新南宋》,有兴趣的兄弟们可以瞧一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