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生产订单也没有了,那还怎么过好小日子? “他们只撤离一部分。民用项目留在这边。”李明山把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除非是有什么因素影响到了运十的发展。” 这话明显是警告孙道乾等人。 苏兴国苦笑,“首长,他们不参与,我们还哪里有可能跟美国人合作!” 孙道乾也点头,“他们不会拿钱出来的,哪怕是宽体客机的改型,引入美国技术,他们都不同意。” 李明山看着这两人,叹了口气。 军用方面,即使有引进的技术加快发展,又能如何? 部队没钱,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得为国家经济发展让路,这就决定了空军没有太多经费来采购大规模的先进装备。 404的人比孙道乾他们看的明白多了。 “有时候,搞军事科研项目,不一定图结果,过程很重要。特别是过程对整个国家技术体系的刺激作用,更是不能忽视的。”李明山只丢下了这样一句话。 程不时一直都有些没想明白,按理,军用大飞机项目更重要,为什么让自己去主持这工作? 不过他也没有询问太多。 “马老,军用的宽体跟民航的宽体,在性能上能有多大的差距?”李明山走后,谢凯跟郑宇成两人把大飞机团队的几名核心负责人叫在一起,开个会。 主要就讨论运十的持续改型跟军用运输机的启动。 “差距大很多。民用的只是加宽机体,甚至不用加长,机翼的翼梁跟翼盒横穿整个机舱,一方面是会影响到货物装运,如同装甲车等重型设备,要是装在作为中心点的翼盒上,重心抬高,根本无法飞起来……”马凤山以为谢凯知道,一边用诧异的眼神盯着谢凯,一边介绍着。 谢凯问这个的目的,不是因为不知道。 而是希望知道军民另种不同用途的飞机能有多大可能性在零部件上通用。 那样将会有效减少成本。 “零部件通用性很高,虽然结构有些不太一样。民航客机的要求比军用跟高,在条件好的机场跑道上,强度更高的起落架等使用寿命更高,可以有效增加使用寿命。唯独有个缺点,就是生产成本要高一些。” “高多少?” “至少搞15%。” “那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提高这么点成本,就有效降低军用的成本,已经非常划算了。 “这项目不能再用运十了吧?”郑宇成又有了起名的兴致了,一脸希冀地看着谢凯,“运十是110吨级的,咱们新的型号,要不叫运15?150吨级……以后200吨级,就叫运-20……”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