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难道真得把总统的专机送给他?早知道,就不坐这架专机来中国了!”易卜拉欣别提有多后悔了。 不是他不想寻找其他国家的供应商,可哪里能找到中国这么好的武器供应商? 价格相对来说要便宜不少,还没有附加条件。 谢凯提出的要求,又让他觉得太过困难了。 一时间,内心纠结的易卜拉欣跟纠结。 谢凯才不管易卜拉欣纠结不纠结,跟着洗了澡就匆匆赶来的霍海源向组装车间而去。 他并不太关心有些不伦不类的超-7a,更关心的是超-7b的进度。 超-7b,可以被看成是歼-10的双发版本,甚至有些外形布局连歼十也是没有的。 当谢凯看到完整的超-7a时候,他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激动吗? 好像不是。 慌张吗? 有点,眼前这玩意儿,太过让人蛋疼了。 或者说失落? 谢凯真的找不到什么贴切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枭龙的气动局部,无论是双腹鳍,全翼展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差动尾翼,都看不到了。 枭龙,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枭龙。 机头略微向下,机腹进气,前端鸭翼布局,中段翼身融合,后面的大三角翼一直到尾部,单垂尾! 如果后面再加上一个差动水平尾翼,那完全就是歼十了! 当然,歼十作为主翼的三角翼,肯定没有眼前这架战机的这样大,这样风骚。 这就是超-7a的最终外形。 一款融合了歼十前端气动布局,歼-9尾部气动布局的新型战机,出现在谢凯眼中。 “最终就成了这样的模样?”谢凯的心情很复杂,“这么大的机翼啊!” 他觉得这机翼面积有些大了,空中的机动性能应该会差不少。 “发动机效率有些差,利用这样的气动布局,可以让战机的航程增加。当初定位于教练机,我们更多考虑的费效比。”霍海源介绍着,“其实这样的设计,动力系统只要跟上了,超-7b才是核心。” 就连设计团队的重心都是在作为战斗机的超-7b上面。 “611所这边的十号工程呢?”谢凯好奇地问道。 歼十,还会是历史上本该有的那种样子么? 为什么突然间,他觉得这些战机的气动布局变得这样不正经起来? 今天三更,我看大家投票不投票,打赏不打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