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要苏联人愿意谈判,哪怕多分一些利润给苏联人,也比看着庞大的订单,一架战机都无法生产出来要强很多。 超-7a只需要一台发动机,而目前很多意向订单都是即将首飞的超-7b。 一架超-7b需要两台发动机,导致中方发动机缺口量更大。 航展上,米格-29跟苏-27出现的问题,让苏联人也非常头疼。 原本打算借着机会向全世界大量推销苏联先进战机,解决工厂开工率不足,政府赤字严重的问题。 可目前的情况来看,原来的打算很难实现。 他们想要接着机会找西方人麻烦的打算也因为法国人各种证据丢出来而落空。 原本被命令等待的苏霍伊终于按耐不住了。 在谢凯等待苏联人答复时,苏霍伊总经理米哈伊尔·波戈相跟业务经理切尔瓦科夫两人主动找到了谢凯他们。 一开始听到苏霍伊总经理找上门来,谢凯还有些不可思议。 可很快,他就明白了,苏霍伊拖不下去了。 苏霍伊找上门来,肯定是为了向中国出口苏-27战机。 苏-27使用的al-31发动机比米格使用的rd-33发动机更加先进,或许…… 谢凯这想法刚出现,就打消了。 别说苏联人不愿意提供,即使愿意提供那又如何? 短期内也没办法解决中方大量订单的交付缺乏发动机遇到的问题。 有了al-31发动机,最终还是需要修改设计的。 跟从西方国家谋求发动机一样,整个战机的气动布局都可能会改变。 推力更强的情况下,要想完全发挥发动机的性能,就必须对气动布局等作出修改,超-7a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rd-33发动机上的。 何况,al-31发动机那是歼-10使用的,如果超-7a也采用这种发动机,最终歼-10就完蛋了。 谢凯可不希望因为他们的问题导致歼-10无法装备国内空军。 超-7的目标,是出口的。 歼-10,那是给国内空军使用的。 “谢,你们战机表现非常精彩,恭喜你们!”米哈伊尔看着谢凯满脸笑容。 对于中国战机所取得的成绩,他即使不爽,也没有办法改变。 “谢谢!我们才刚起步,比起苏霍伊,我们的技术跟经验还差得太远,还有太长的路需要走。毕竟,超-7a只是一款轻型战机!” 谢凯很认真的说到。 对于来自苏霍伊总经理的恭维,他有些方。 哪怕之前就认识,可也是觉得尴尬。 尤其苏霍伊的人不找白彦军这些负责人谈,而是直接找谢凯,这就说明他们的目的非比寻常。 难道苏霍伊的人不仅仅是想要卖苏-27?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