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一来,确实相当于苏联国内生产500架米格-29。 超-7a在设计上,跟米格-29比,甚至更简单一些。 “对了,这500架中有很大一部分将会是双发超-7b的机械零配件,可能生产工艺会做出一些调整,在模具方面只有少量需要重新制造,生产线方面,米格-29的生产线修改一下就能生产。”谢凯补充着。 苏联的生产方式是专机专线生产,只要各种尺寸调整不是太多,生产起来效率奇高,质量控制也稳定。 唯独不好的就是成本太高,只要差别大了,生产线就得重新设计生产…… 所以,在这方面,苏联也浪费了大量的成本,开发新产品的速度不够快。 这次的合作中,苏联人只需要按照中方提供的图纸加工,按照图纸要求交付,非常简单,不需要去专门设计一条生产线。 要不然,这会让苏联人亏死。 不过,说不定他们也会去重新生产设备。 毕竟苏联现在缺的是生产任务,不缺钱。缺钱了,国家加印就是了。 404也得从以色列人手中拿到图纸,翻译好转交给苏联人,这样一来,交易会变得比较轻松。 苏联人早已悄悄地商量地差不多了。 此刻,作为航空工业部长的米沙维奇夫斯基对谢凯说道:“谢,对于这种合作,我方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合作没有问题,那么咱们再谈谈关于发动机的价格吧!” 谢凯脸上浮出了一抹笑容。 赵峥、王成峰等人这时才发现,谢凯之前东拉西扯那么多,甚至谈其它合作,所有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让苏联人降低发动机的价格。 这让他们不得不佩服。 对方可是一位才20出头的小伙子,却老沉得如同成了精的老狐狸! 很多五六十岁的老江湖都没谢凯这种能力。 对于谢凯再次提出谈发动机价格,苏联人已没有刚开始那样坚定了。 继续僵持下去,谈不拢,500架战机的加工业务,也得废了。 这次苏联人没像刚才那样,一直咬着200万的价位不松口。 rd-33发动机的价格很快从200万降到了180万美元每台。 只不过,谢凯依然不愿接接受这样的价格。 他加价加得慢了,但是依然从160万加到了170万。 在他看来,170万美元买一台rd-33发动机已是相当昂贵的。 当初枭龙战机从俄罗斯买的rd-93发动机,与这个一样,也不过每台230万美元。 那时的230万美元可没有现在值钱。 “先生们,我们这可是不需要技术的!这比之前,已经增加了超过50%,如果贵方还得继续要这样高昂的价格,我们的合作,就无法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