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些考生苦读十余年,甚至几十年,眼见考试内容发生变化,一时难以接受,出言不逊……」 「不用管他们!」 朱祁镇摆摆手,说道:「朕又不是给他一人变了考题,诸位学子都变了,为何就他有怨言?这样的考生,直接交当地衙门处置!」 曹鼐想了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便行礼道:「老臣遵旨!」 朱祁镇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向外走去,一边走还说道:「必须找个技艺高超的木工,先做一个木质的模型出来,等到解决了理论问题,才能进一步实验。」 贝琳跟在后面,说道:「若论木工技巧,臣推举一个人。」 「谁?」 「工部主事蔡信,皇上可还记得,当初任命黎大人建造忠烈祠的时候,其中的木工全部是蔡主事牵头的……」 君臣二人一边交谈,向着临时试验场走去。 朱祁钰和曹鼐对视一眼,心说,咱也走吧! 两人先是来到文华殿,立刻有宦官泡了茶端来。 曹鼐浅酌一口,问道:「殿下,您觉得新科举如何?」 朱祁镇若有所思,道:「我一直在想方才皇兄讲的那些话,或许,以前的科举真的制约了大明的发展。」 「殿下,科举是太祖皇帝定下的……」 曹鼐很想提醒他,说话的时候注意点分寸,无论好不好,那都是你祖宗留下的,不可妄议。 朱祁钰却摇了摇头,说道:「太祖皇帝制定科举制度时,大明刚刚经历过战乱,百废俱兴,可是,这一百年来,早已今非昔比,我们却死死抱着祖制,不思进取,是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曹鼐一时无言以对,如此说来,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 朱祁钰又说道:「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哪一朝的兴起,不是改良出来的?周礼代商,胡服骑射,商鞅变法……远的不说,就说太祖皇帝打天下时,特别注重使用火器部队,难道不是一种改良吗?」 「殿下所言极是,任何制度都有时效性,我等不该过分依赖祖制。」 「这不是我说的,是皇兄说的,大明需要发展,这一步必须要迈出去!」 曹鼐点点头,说道:「从新科举的结果来看,事情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说明我们这一步走 对了。」 朱祁钰突然说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追着皇兄的脚步,他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虽然开始的时候,他的很多话我都不理解,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天下在变,人也在变,或许,我也该变一变了!」 曹鼐不解:「殿下何出此言?」 朱祁钰淡淡一笑,说道:「我不想一直坐在紫禁城,我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殿下……准备去哪?」 「天涯海角!」 「什……什么?」 曹鼐不理解,这都什么玩意啊,皇上已经够疯了,动不动就跑没影,我们还指望你呢,怎么你也开始疯起来了? 你们兄弟俩,能不能让人省点心啊! 朱祁钰说道:「我大明最南端在何处?」 「最南的话……大致在廉州。」 「廉州以南呢?」 「廉州以南,就进入安南国了。」 「不知安南国和占城国之间的战事如何了?」 「靖安郡王殿下携占城公主一行南下,目前还在黔国公府,据说,已经派出信使去和安南国谈判了。」 当初占城国派了公主前来求援,大明答应出兵,并由靖安郡王张辅带队,一路南下。 时任南京守备的魏国公派兵将人护送至云南,却并没有征伐安南的意思,带着兵马折返而回。 接下来,张辅便暂住在黔国公府,并派出使者,前往安南国进行谈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