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祁镇问道:“卿家所献何物?” 彭清从身后取下包袱,打开后,是一副舆图。 “这是从大明到木骨都束的航道,承蒙圣恩,臣等此行不辱使命!” 所有人不由得心头一震,彭清这一次出海,是为大明重下西洋探索航道。 却没想到,他竟然直接抵达了木骨都束。 这是郑和船队曾经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两年的航行,无时无刻要忍受着远离故土的寂寞,还要随时应对即将到来的各种风险,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探索航道,说出来容易,可要去做,在场的诸位大臣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漂泊在茫茫大海的时候,会不会突然疯掉。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翰林汤晓忠将头埋的低低的,生怕别人知道他的存在。 当初就是他一口咬定,翰林院保存的海图没有问题。 结果……若不是运气好,自己和随行的船员早已葬身在孤岛上。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海图的价值,此时此刻,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似乎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扇了一万个嘴巴子。 朱祁镇不禁动容,眼眸里不由泛起了泪光。 有了这份海图,大明便可以正式启动下西洋。 从此以后,一批批的舰船,将走出国门,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前往世界的各个角落。 日不落帝国,从这张海图开始。 他红着眼,激动地说道:“取来,朕看看!” 怀恩已经上前,躬着身,小心翼翼地取过彭清手中的舆图,呈到御前。 朱祁镇凝视着里头的每一根线条,从京师到天津卫,沿着大明的海岸线向南,他看到了安南,看到了吕宋,暹罗,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柯枝,古里……一直到达遥远的非洲大陆,就是此行的终点,木骨都束。 在这里,也是郑和船队的终点。 彭清没有郑和那样的宝船,却能完成如此壮举,此行之不易,让人甚是感慨。 看到这里,朱祁镇忍不住感叹:“诸位卿家都看看吧,看看外面的天地是多么的广阔!” 怀恩取过海图,交给曹鼐,其他人纷纷凑上前来。 大明自诩天朝上国,幅员之辽阔,足以让人为之称耀,可在这幅海图在朱祁镇面前,所有人方才得知,所谓的天朝上国,不过是屈居于一隅之地而已。 彭清不仅标注了航线,还在沿途诸国标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产,一目了然。 在这舆图之下,竟还题了一行字。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这段文字是当初郑和的原话,没有人比郑和更清楚海洋的重要性。 可是,仁宣之后,大明国势日渐衰落,虽然也有过重下西洋的打算,无奈有心无力,只好作罢。 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初郑和的苦心,早已被人所遗忘,而如今,等到这满朝上下重新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再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彭清却很澹定,说道:“臣此番出海,宣慰四方,西洋诸国,无不仰慕皇上恩德,因而在回程时,他们派出了使臣前来朝贡。臣擅作主张,将三十二国使者带来参拜皇上,他们愿与我大明,世代交好!” 三十二国! 大殿之上,所有人都动容了。 大家第一个反应是,彭清在骗人! 万国来朝,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虽说这所谓的国,成色是差了一点,可这东西终究还是可以贴金的。 朱祁镇面带微笑,心里已是乐了,欣喜地道:“甚好,卿家真是劳苦功高!” 彭清赶忙回道:“臣不敢居功,此次出海,仰赖皇上圣德,以及同船上下人等尽心竭力。” 朱祁镇自然不相信彭清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圣德,这些话就和万岁一样,都是扯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