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明的底层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已经是奢侈,更别提读书了。 因此,只要能参加科举的,无一例外都是地主士绅,至少家里有余粮,有能力供养子弟读书。 张益便出身于普普通通的乡绅之家,在当地并非名门望族,只是个小地主。 这样的出身,在士大夫阶层,确实只能算低微。 杨旦是前任内阁首辅杨溥之子,自幼便与各种达官显贵打交道,对张益的出身,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不以为然。 在他心中,张益是自己老爹一手提拔起来的。 今日讲话挑明,心里反倒痛快许多。 “今日没有外人,我便告诉你,懿文太子是如何薨的!” 张益闻言大惊,指着杨旦,甚至有些发抖:“你……你在说些什么?懿文太子不是病逝的吗?” 杨旦冷笑,道:“他若不迁都,如何能暴毙身亡?” 张益只感觉浑身一软,整个人跌坐在太师椅上,脸色惨白。 当官到了他这个位置,自然会知道很多常人所不知道的事。 关于懿文太子朱标的死因,朝廷内外确实流传着一些说法,只不过,没有证据,他便当作是流言蜚语,未作理会。 今日听杨旦说出这番话,好似掉进了冰窟,浑身发冷。 杨旦的父亲杨溥曾任内阁首辅,而且亲身经历过建文到永乐朝的变故,他对于前朝一些事情,必然了解的多些。 传言懿文太子朱标暴毙,就是因为迁都! 朱元章在南京定都的时候,天下还在大乱,他能控制的地盘有限。 后来坐稳了江山,由于南京的战略纵深易攻难守,不适合做都城,便开始考虑迁都。 甚至考虑过老家凤阳,后来还盖了一座宫殿。 洪武二十四年的七月,朱元章先是调了五千富户迁到西安。 仅仅一个月之后,朱标也过去了。 十月份,朱元章又调了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有德和梁国公蓝玉去给朱标帮忙,这就很可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