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家的护院比王家的硬气些,最终被砍死七八个,李老爷才被人用铁链锁着,押往府衙。 类似的事情在南京城已经成为常态,一时之间,到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贾坤日以继夜审案,没有证据便去寻找证据,没有线索就去探查现场,寻找线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积案便已经处理了大半。 不过,他这番行为也是彻底得罪了当地的士族,被抓进去的想尽一切办法,先是贿赂,贿赂不成就摇人,那些没被抓的,也是人心惶惶,纷纷欲将这个丧尽天良的知府除之而后快。 贾坤对此充耳不闻,一心扑到各类案件的卷宗上。 —— 夜幕下,一所宅院门口停了十几顶轿子。 “诸位,贾坤已经疯了,再这样查下去,迟早都要查到你我等人头上,赶紧想想办法吧!” 房子里坐着十几个人,全都愁眉苦脸。 “张兄所言甚是,可是……我等有什么办法?” “就是啊,就说那王家的大公子,乃是朝廷右副都御使,位高权重,王老爷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谁知……唉,世事难料啊!” “没办法也要想办法出来,难道要坐以待毙不成?” 这些人谁手中没点龌龊事,此时应天府跟吃错药一样,发疯似的接纳百姓告状,眼看城中的大户都倒了,过不了多久,就来该轮到自己了。 “不如……我等上书弹劾?” “怎么弹劾?” “难道他平日没有收受贿赂,没办过冤假错案?” “那个贾坤倒不贪财,我给他送过金银,都被他送回来了。” “我还给他送过望春楼的花魁呢,他却说什么八字不合,也给退了回来。” “去年河堤泄水,也是这位贾知府亲自带人抢修的,要说寻他的把柄,确实有些不易。” “没有把柄,难道不会捏造?我家兄长是当朝监察御史,可风闻奏事,就算到头来查明不实,皇上也不会再信任他!” “如此甚好,我等便修书一封给你那位御史兄长!” 众人商议之后,便聚在一起,绞尽脑汁捏造贾坤的劣迹。 比如说大肆揽财,索要贿赂,侵占百姓田亩,强抢民女…… 总之,把自己做过的事全都给他安上。 总共列举了二十条罪状,然后寻了个心腹之人,带上密信连夜坐火车赶往京师。 —— “老爷,衙门口来了大批百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