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祁镇面带微笑,拂袖而去。 你们不是愿意给倭国歌功颂德吗,好啊,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去看看倭国究竟有多先进,去好好学一学人家的治世之道! 自从东林书院四个字诞生之日起,他就已经动了心思。 这些人应该庆幸,只是逞口舌之利害,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 否则的话,早就咔嚓咔嚓杀干净了。 三杨策划的政变牵涉甚广,据不完全统计,受株连者已达三十万,不在乎多杀几千个。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按理说这些人应该吸取教训,紧跟当下潮流,改一改以前的虚华之风,转而务实真干,只要对朝廷有贡献,日后平步青云,自是不在话下。 没想到他们非但不知悔改,还是想着玩弄权术。 今天老子不给你们清理干净,算是白穿越了! 整个京师再次沸腾,刚刚掀起的儒学热潮直接变成儒学海啸,所有人参加筵讲的儒生,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出使倭国,去寻求所谓的治世之道。 在这个名单当中,除了翰林院,最大的群体莫过于东林书院。 据说朝廷非常重视,就连锦衣卫都出动了。 此时的江苏会馆外面就围着一圈官兵,而且都手持刀枪,严阵以待。 这间会馆的东家骆友生本是无锡举子,宣德年间进京赶考,但是成绩不理想,接连三次会试均榜上无名。 此人常年混迹在京师,发现如他自己这般落第的举子非常多,而且很多人不愿意回乡,干脆把家里的祖宅田产变卖,在京师开了一间会馆。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会馆越做越大,平日里有江苏的子弟进京办事或者访友,几乎都在此处下榻,俨然成为江苏士人的大本营。 正因如此,骆友生仅凭着区区举人功名,在士林颇有名望。 孙长河携诸多学子进京,自然也安排在江苏会馆,本以为这一次筵讲之后,东林书院必然一飞冲天,却没想到,转眼就被人围了。 而且是锦衣卫千户万通亲自带队,此人是新晋外戚,在朝中并无根基,平日里办事素以狠辣著称,实在是个难缠的主。 “官爷,我们这里都是正经营生,还请高抬贵手,将人散了,不然会影响生意。” 骆友生一边说着,不动声色地往万通手里塞了一沓银票。 万通却笑了笑,道:“你还想做生意?” “啊?” 骆友生有些诧异,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算孙长河等人出使倭国,那也是他们的事,跟我一个开客栈的有什么关系? “请恕在下唐突,您刚才说……” 万通把抬手在他胸前一拍,把银票还了回去。 “锦衣卫办案,不需要给你解释!” “官爷,官爷!” 骆友生以为对方嫌少,赶忙又摸出一沓,再次塞到万通手中。 “翰林院的王大人与在下也有些交情,您行个方便,就别在这里围着了。” “你是不是听不懂人话?” 万通突然沉下脸,把银票往地上一扔,道:“前几日,礼部员外郎孙长海上了一份奏疏,上面是不是有你的签名?” 骆友生表情愕然,木讷地点了点头。 那份奏疏中可不止自己一个人的签名,至少有几十个,都是全国各地有名望的士族。 说实话,本来没他什么事,只是听东林书院的学子们说起,如果这份奏疏呈送御前,对天下以后的时局影响巨大,这才通过孙长河的关系,在奏疏中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无非是附庸风雅,希望自己在读书人当中留有一席之地,仅此而已。 万通冷笑道:“那就没错了,此番出使倭国的名单中,也有你骆友生的大名。” 骆友生听罢,登时脸色惨白,几乎站立不稳。 关我什么事啊? 我现在就是个客栈老板,只是想借此机会搏个名声而已,我冤枉啊! “按照圣旨,你有五天的时间准备,五天之后,准时从天津港登船,若是延误了行程,后果自负。” 骆友生心中转念一想,我延误了行程会怎样,是不是就不用去了? “官爷,如果延误了……” “那就是抗旨不尊,满门抄斩!” 噗通! 骆友生只觉得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万通却没打算放过他,挥手喊过来两名校尉,吩咐道:“把他看管起来,不得随意走出这间会馆,若是发现他有逃走的举动,格杀勿论!” “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