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段时间以来,最忙的当属鲁伊。 每天要去招工,宣扬教化,普及汉学,忙的不亦乐乎。 至于已经来到工地参与建设的,在做工之余,由科学院的进士们轮番教学,从最简单的汉字开始。 可是,当地人对汉学并不感兴趣,他们眼中只有白米饭和工钱。 贝琳想了个办法,加入考核制度,只要能认识十个字,就额外奖励一个铜钱。 当地的货币和大明类似,有铜币,银币和金币,铜币是最小的货币单位,在当地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一顿饭。 自从出台了这项奖励,众人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起来。 想想看,一群穷的裤子都穿不起的人,即便出来做工能吃饱饭,家里的老婆孩子还饿着肚子,这时候哪怕一枚小小的铜币都是救命钱。 “跟我念,大,小。” “大,小。” “日,月。” “日,月。” “日月即为明,记住,我们都是大明的子民,下一组,男,女。” “男,女……” 科学院每天有人轮值教学,对于这些进士老爷们而言,写八股也好,搞发明也罢,都是手到拈来,可是,教人启蒙确实有些难度。 因为这里的人是一丁点的基础也没有,比大明本土三岁的孩童还不如。 今天来讲课的是童轩,随便写下十个字,耐着心思开始教。 好在有奖励优惠,大部分人学起来倒也卖力。 其中有一个名叫马兰奇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学的最快,已经可以进行最简单的交流,很快就荣升为课代表。 “今天就这十个字,马兰奇,你带着大家复习,什么时候学会了就下课。” “是,童先生!” 行了一个学生礼,然后带着众人将刚刚学过的十个字一遍一遍朗读。 童轩则拿出风力发电的手稿,继续自己的研究。 这地方比较干旱,夏天异常炎热,降水多集中在晚秋,平时风沙很大,三千营的将士们挖了几口井,水位很深。 作为电力研究所的带头人,童轩很快便联想到,如果能将风能效利用起来,便可以抽取地下水,为城区提供日常饮用和农田灌溉。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太落后,所有的设备和零件都需要从头开始,费时费力。 三天前,勘探队发现一处铁矿,并尝试用土法炼铁,效果还不错,只是产能太低,且煅烧出来的生铁杂质太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