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终究静下来才是重点-《我曾叫牛百万》


    第(2/3)页

    绝大多数中餐厅所谓的制度都是形同虚设,家族管理任人唯亲。

    通过几天的观察,牛文举已经对明上号有了一个大体印象。

    标准化路线,弱化厨师的作用,适当的给服务员让利,对于随手可以招聘到的岗位工资低到苛刻,形成工资梯度,避免工资待遇一刀切。

    中西餐品适当的搭配,弥补中餐在上菜速度上面的不足,绝不让任何一个顾客不吃饭走出餐厅。

    外卖业务就在餐厅出入口,很多顾客进门之前先在入口处提了外卖卤制品进来,后厨免费改刀,进一步留住了客户。

    同时外卖窗口正对着圣索菲亚大教堂,这里是哈尔滨乃至整个hlj的标志性景点。

    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些习惯了做背包客的人更愿意坐在喷泉底下左手红肠面包,右手饮料。

    明上号左侧是奶茶店,专门抓住女生;右侧不远处是仓买开放窗口,饮料随手就可以买到,游客一走一过顺带就把红肠这些卤制品买走了。

    所以明上号每天的外卖销售量非常大,尽管外卖窗口不大。

    店铺从选址到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外卖窗口的设定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布局的,值得牛文举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看来我破产不是没有原因的!”

    仔细的思考着明上号的上上下下,牛文举再次回想自己的面馆,这才发现了诸多问题,尤其第二家店和第三家店的设置。

    貌似周围人流量不小,可是自己餐厅里除了拉面之外没有任何能够抓住顾客的东西,这无形之中流失了潜在客源。

    再加上味千拉面的配方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各种料包,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增香甜味合理配置。

    和中国传统的那种大骨面是两个概念,牛文举最初学习的千尾龙须面,也算是小有所成,但是不赚钱,严格意义说赚钱速度太慢了。

    别个不说,熬制大骨老汤太费时间,而且价格比较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