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该来的来早了-《我曾叫牛百万》


    第(2/3)页

    “李海涛自从和家里闹腾了,现在还在收粮,我们店这边的主粮有三分之一是李海涛收来的!”

    说道蔬菜,喜子那边脸色就十分不好看。

    因为李村是牛文举这帮人起家的地方,涉及到菜品质量方面,喜子很难做,如果不是牛文举发现,喜子懒得说,毕竟邓斌看着呢。

    “全部晒干菜,佟绾呢?去菜市场给我上菜,另外去西吉找菜源!还有给佟国打电话,从现在开始,李村的订单减半,李村食堂那边蔬菜使用量我们供给一半,惯得臭毛病!”

    “邓斌,你亲自给李顺打电话,告诉他我们停掉他一半供货量的原因,下次再敢给我糊弄,全都给他停了,马勒戈壁,吃了几天饱饭就开始当爷!”

    想到李村那边的事情,牛文举的脸色十分难看。

    自打上次归拢了李村之后,牛文举几乎没有再去李村。

    现在佟国和程铁柱那边,牛文举最大的目的是让对方给自己培养人才,养人!

    加工中心这边的学生和职工几乎是轮班到李村那边历练,补助加上好山好水,所有人都愿意去。

    再加上许建华的卖力带客,现在李村村民已经开始买轿车了。

    伴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帮人也开始对牛文举的人轻视,尤其种植蔬菜的这帮人,间隔着种植卉和蔬菜,这是牛文举的人才中心老师们给的建议。

    一方面防止病虫害的累计,另外也能够通过轮作保证土壤的肥力,还能避免人们长期种植某种作物造成的那种疲惫。

    但是李村的居民不这么看,在这帮人看来,村里给卉的价格高,那自己就应该一直种植卉。

    蔬菜的价格低,为什么要种植蔬菜?

    自己这帮人种植蔬菜都是在帮牛文举的忙,虽然牛文举也是老板,但是太黑了,给的利润才那么点。

    再加上新回来居民的各种暗中诋毁,配合优渥生活逐渐带来的懒惰,李村的居民对于蔬菜的种植热情越来越差。

    自然对于品质的控制也越来越低,如果不是李顺这帮人强制,现在蔬菜已经没人种了。

    况且蔬菜的种植需求水量很大,跟卉差很远,不差钱的时候谁还愿意这么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