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魏延初战-《观溪一梦》


    第(2/3)页

    操问:“天下之乱,何以平乎?”

    公子答曰:“民以食为天,有饭吃了,侧民心安,民心安方可图发展。”

    操叹曰:“连年天灾,又是无数次人祸,千里无鸡鸣之态势已然。”

    公子笑道:“子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

    操欲借公子之名以耀己,叹曰:“纵观天下,英雄不出王爷与操耳。”

    公子叹道:“不敢当,某有一言。”

    曹操长辑道:“愿领王爷教诲。”

    公子笑道:“不敢说教诲,为天下百姓一请求耳,愿君得志之时,莫要乱开杀戮才好。”

    曹操拱手道:“操牢记王爷教诲,就此别过。”别了公子,回去点齐兵将,朝酸枣而去。

    公子感叹:“夫天下英雄者,唯唐中将士也,夫不为己欲,舍命为国为民。”

    公子往北走了一趟之后,心中就想,这没装备的黄巾军打完了,接下来就要打玄甲之士了,跟玩游戏一样,是不是要升级装备呢?便日思夜想,拿来数十把弓和手-弩,又打开电脑看看后世的弓弩。

    要把弩做出来不难,要射得远也不难,可真要上车子搬走,就太麻烦了。想着不是有个叫模块化生产么?三人一个一把弓,平时可以当弓用,三个人各带一点弩床的配件,到目的地再一拼装不就得了?想好了,说做就做,找来军中工匠试验,这些工匠本来也是高手,竟用了不到半个月就搞出来了。

    公子便将实物走水路发往岳阳和巴属,让车宁和方瓆改良。车宁收到后,建议改钢架,前面加一大盾牌。方瓆采用滑轮绞盘系统,控制在两分钟发三次箭,一次三支,回来征求公子的意见。

    公子道:“弓箭训练成本太高了,我要年产十万把弩和一千万支箭的生产能力,弓的话,就保持目前这个状态不变。”

    方瓆道:“做弓的原料不够,用那些缴来的旧弓,做二十万把弩还是可以的。但要保证每年产十万把,哪有那么多角筋呢?”

    公子道:“是我想法不周全,你把产能扩大,能产多少算多少。”

    方瓆笑道:“跟车姐商量一下,在岳阳码头、夷陵和巴郡,各加一个箭厂,机械化生产,确保每地能产一千万支。并且在岳阳和成都各建两个备用式厂,将来有大型战争,能快速生产。”

    公子道:“好,你说了算数,只是要保管好,莫叫箭杆变了形。”

    次日,车宁来电,说有数处工厂是新建成的,改成弓箭厂先用。公子大喜,如此快的速度和产能,自己似乎看到了胜利在招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