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道士来了(二)-《北虞侯》


    第(2/3)页

    青芽道人认真思考了半晌,喃喃自语道:“这个小道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听他们说,好像是因为征兵还有苛税等种种原因……”

    沐秋凰认真看了看青芽道人,确定他不是在说假话之后,内心的疑虑反而是是越来越严重了。他刚刚对青芽道人说的话是只说了表面,北虞之所以对待燕地民众的政策比对待北虞民众还好,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当初,东彻侯起兵谋反之时,是倾尽了封地全部之力。一朝失败之后,燕地的整体经济与民生水平都往后倒退了几十年。之所以会允其‘十年不纳税,二十年不抽丁’,倒不是说沐青恩就真的是想完全收买人心,其实,乃是因为根据当初他对燕地的整体了解。因为,当年那场大战,燕地几乎折损了全部的青壮男人。在这个年代,青壮男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由于青壮男人的断层,导致了燕地民众十年之内根本无钱纳税,他们需要这么久的时间来恢复,而二十年不抽丁的原因也是在此,二十年之内,燕地民众根本就满足不了‘十抽一’的征兵标准。

    不过,这也不能说是沐青恩为人残忍。对于他们这种上位者而言,其一举一动,已经不能去用世人眼中的“善”与“恶”去做凭断。试问,若他真的对燕地之人的优待,要好于北虞原有民众的话。北虞原有的这些民众,心中又会如何去想?再说句现实一点的话,北虞这些原有的这些民众,才是沐青恩的真正倚仗……他沐青恩是北虞侯而不是东彻侯,又岂能真的去做出那种伤害北虞民众内心的事情?若真是这样的话?就不是顾彼失此了,而是自掘坟墓。

    沐秋凰看了看青芽道人,回想起了刚刚说起的流民原因,可是半晌之后,沐秋凰却还是没想明白。对于“征兵、苛税”这两个词汇而导致的流民,还带着几分怀疑,这倒不是说在怀疑青芽道人话语的真实性,而是在怀疑这个原因的真实性。很简单,能身为一方诸侯,沐秋凰确信其它几人的智慧就算是比不上他爹沐青恩,但亦是相差不远矣。他很清楚记得当初他爹提出“十年不纳税、二十年不抽丁”这个政策的时候,他曾经提出这样会不会对燕地民众太过优待?他爹当时给他的回答是,除非是不打算真的将这些燕地之人纳入他们的旗下,否则这个政策就非得实行不可,若是没有这种优待的实行,那便是在逼这群民众去死。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那是因为这些臣子食君之禄了,皇帝平日里养他们,关键时刻需要他们表忠心……可就算是这样,还有臣子要造反呢?而这些普通百姓不同,不是皇帝在养他们,而是他们在养着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大臣,更何况,他们所求也只不过是一日三餐,只想活下去罢了。可…若是掌权者连这些都给予不了,完全断绝这些全普通民众活路,逼着他们去死的话?他们所聚集起来的力量也势必会是无比庞大的。掌权者就像是“舟”,而普通民众则就是这载舟的“水”。虽然,平日里“舟”高高在上,可是别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罢了!”沐秋凰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全部甩出脑外,只要确信这些流民不是因为北虞侯府而变成流民的也就足够了。如今天下大势本就如此,虽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大乱就在一瞬间。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其它掌权者所作所为是越昏庸无道越好……如果,将来民心都站在了他北虞侯府这一方的话?那么,北虞侯府就算是不大出于天下也难。

    “来,养驴的,干了这坛。今日你我久别重逢,就先不聊这些不开心的,先谋一醉再说。”沐秋凰举起来酒坛。

    “多谢世子殿下。”青芽道人亦是举起酒坛与沐秋凰虚碰了一下,二人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对了,小道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世子殿下。”青芽道人放下酒坛,突然说道。

    “你还给我带礼物了?”沐秋凰闻言不禁喜出望外,虽然以他的身份地位,并不缺少什么奇珍异宝。可是,青芽道人所送的礼物,就又另当别论了。名贵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朋友的这份心意。

    “是什么礼物啊?”沐秋凰迫不及待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