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准备迈大步-《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2/3)页

    真当科研是种大白菜啊,撒上种子浇上水,等着收就行了?

    可他们不知道啊,这个事情对赵烨来讲,真的不比种大白菜难多少的。

    起码种大白菜还要顶着三伏天,在最热的时候去地里下种,搞科研又不用吃这个苦,顶多冲个冷水澡就行啦。

    “养病”的日子里,赵烨反复分析了自己没把自己整死的秘密到底在哪里!经过排除法的实验,他终于发现了一个诀窍:冲澡!

    或者是泡在水里也行。那样的话,系统就会为了不再次把他弄死,而直接吸收他身体表面的水份。

    水这个东西,地球上可是不缺的。

    于是赵烨立马在八号实验室,给自己,哦不是,给大家建了一个澡堂子。

    任谁都不会想到,以后这个澡堂子,就是外界看起来神秘兮兮的八号实验室,最核心的部分!

    为了减少微电所,联合厂,还有两家学校和赵烨的分歧与冲突,赵烨跟杨厂长等人反复协商以后,就计划把整个科研力量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以两所大学和微电所的大部分人为主,这些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芯片的应用!这些人组成一个芯片应用研究部门。由微电所的董所长,水木的物理系主任彭教授,京城大学物理系主任冯教授担任应用研究委员会委员,领导具体工作。

    由联合厂的赵烨,京城大学的慈教授,水木大学的张教授,另外还有刚刚养病归来的谢教授。

    谢教授原来就在半导体研究所工作,只是后来因工作过于劳累而不得不中断研究,去了外地养病。这两年,虽然她没在第一线工作,却是时刻关注着国家的研究进展。

    在去年第一次看到赵烨的曙光一号的报道后,震惊之余,也充满了祖国出现了一位惊才绝艳的年轻人的欣喜。

    当然,报纸上是不可能写赵烨的名字的,但她有她的渠道,直到曙光二号诞生,这位我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就再也呆不住了。

    好多次申请过来参加工作,只是身体还没有养好,组织没有批准,值得近期,她才终于来到了这里。

    刚刚来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八号实验室的时候,她就被这里的一切震惊的无以复加。

    看着赵烨做出来的新型材料,更是佩服这个天才般的人物!

    她是专门研究半导体的,在这方面,她最能体会赵烨的“天才”。在所有学科中,材料学几乎可以说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

    这个孩子能做到这个程度,再怎么形容他都不过分。

    当四人小组成立以后,赵烨让人不让的承担起了“组长”的角色。

    这里的三个人,除了谢教授不太熟悉以外,其他两个都是有过长期合作经历的。对于赵烨的行事作风,那理解的很深刻。

    谢教授就不同了,看着赵烨写的一年计划,不说其他的,仅仅是材料方面,就有十五种新型材料的研发任务。

    一年搞定十五种?美国人也没这个自信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