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电子办公-《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2/3)页

    在荣誉和生死之间,他果断的选择了后者。

    赵烨的目的只是想测验一下服务器的承压能力,可是谁能想到会催生出这样一位“爷”呀!一时间,每个人都好像找到了一个方法,纷纷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

    搞得赵烨郁闷无比,同样郁闷的还有罗政委。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字幕越来越出格了,他意识到这么下去可不行,太容易出事了。

    于是,在“罗网警”的要求下,这帮人还没“自由”一天,赵烨就搞出了实名制。

    这个实名制简单的很,因为现在才几台计算机啊!满打满算超不过四百台。

    能联网的就更少了,所以,网络账号从直接利用计算机地址“ip”注册,变成了要去罗政委处申请。有了固定的账号,每个人“自由”的灵魂得到了“安抚”,一个个又重新变回了乖宝宝。

    这都是小事儿,算是网络化进程的一个插曲。

    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设计团队终于可以并行办公了。

    以慈教授他们的芯片设计组为例,以往的所有人围着一张图纸的情形没有了,目前变成了没人守着一台计算机。

    然后打开相应的作图软件,在特定的区域做自己的部分。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以后的芯片设计必须要模块话!

    也就是说,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特定的功能和逻辑结构,否则这样的设计模式就不能成立了。

    这是小问题,赵烨都没特意去跟大家说,大家在实践中自然而然的就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来。

    电子化的办公,让整个项目进度突飞猛进。要不说是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这是有道理的。

    设计工作提升的很快,尤其是八号实验室这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本来就需要磨合。现在有了这样的一个成就和平台,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再加上赵烨时不时的给大家鼓劲儿,及时处理各个小组遇到的各种问题,整个项目的进度都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了。

    三月份,fpga芯片被赵烨“啃”了出来。虽然功能不是很强,但也实现了八乘八个逻辑单元,勉强能用了。

    四月份,在工作站的基础上改造来的中央程控交换机定型。相关的软件系统开始开发。

    五月份,新式电话机设计定型。

    六月组用户交换机设计定型。

    七月整个系统开始组网试验。

    七月流火的天气里,赵烨和实验室的众人都光着膀子,地下室是不能去了。如今的电子设备太多了,不但用电量大散发的热量也多的很。

    地下室的温度被这些计算机影响的很不稳定,这直接导致了芯片生产的合格率直线下降。尤其是二代半的光刻机,对温度的反应太敏感了。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赵烨只能牺牲人了。

    所有人搬出了地下室,开始接受高温天气的考验。

    今天是测试的第一天,其实程控交换机的压力测试,根本不用真的给这些交换机连接那么多的电话。

    那得测试到猴年马月去啊,又得需要多少人来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