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来迟一步!” 周尚文策马而来,见此一幕,暗叹道。 然后,周尚文就满目怒火地看向戚景通: “你给士子下跪,置朝廷体统尊严何在?!” 戚景通道:“是操江提督之命,不敢不从!” 周尚文问:“谁是操江提督?” “我是!”,应城伯孙钺回道。 周尚文抬起三眼铳砸向了应城伯孙钺。 砰! 孙钺当场脑袋开花,血水糊脸。 “啊!” 孙钺自己也不由得尖叫一声,忍痛问道:“何故打我!” “我奉王命,对乱命者,可先杀后奏!” “哪怕你是勋贵,也不能这样坏朝廷体统纲纪!” 周尚文说后还取出火种,点燃火药,持铳对准了孙钺。 “饶命!” “我只是想着,文贵武贱,早已是天下大势所趋!” 孙钺闻到了浓烈的火药味,在急切的求生欲下,再次哀求起来。 砰! 但铅弹还是穿透了他的心脏。 于是。 孙钺就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 胸口汩汩冒血。 话说。 南直应天府很多田地其实已经被南直勋贵兼并。 而这些南京勋贵的隐田也遍布南直,甚至不少大胆的还擅自兼并了皇陵庄田。 故他们也不希望朝廷清丈。 而且,他们也不希望朝廷重视军功、抬高军籍子弟地位。 他们只希望天下有他们几个公侯就行了。 抬高军籍子弟地位,反而不利于他们勒索压迫军户。 相当于,他们这些世袭的公侯,只希望他们在成为公侯后,能把靠军功成为新公侯的车门焊死,不要出现新的顶层军事贵族,而让皇帝可以因此借着扶持其他军事贵族,来打压他们。 总之。 顶层武勋其实是欢迎文官地位抬升,武官地位下降的。 因为这样他们就没有竞争者,就不用担心有人会顶替了他们的位置。 所以,历史上的顶层武勋普遍对配合皇帝跟文官争权的积极性不大,甚至还帮助文官控制皇帝。 尤其是在南京的勋贵,早就不如其祖宗,腐化堕落的厉害。 在历史上,明亡时,他们更是几乎全部跟着南直士族们一起降清。 正因为此。 孙钺选择了在背地里助长南直士族子弟阻止副榜士子北上。 他也愿意抬高文臣地位,打压武将进步的空间,乃至不惜以逼戚景通下跪的方式来打压戚景通擅拿举子的行为,意在把戚景通内心的那份武将尊严彻底压下去。 随后。 周尚文也知道现在孙钺逼着戚景通给新科举子下跪,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 那样无疑武将会更加堕落,而只沉醉于伙同文官克扣军饷、侵吞官帑不说。 文臣也会更加傲慢嚣张。 甚至! 连未进入仕途的文官也会更加傲慢和嚣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