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刘文泰之后被剐,新的竞标制度!-《嘉靖承明》


    第(1/3)页

    碧蓝的天空下。

    朱楼黛瓦环卫着的西市牌楼周围。

    交头接耳的普通士民们,的确如过年一般高兴。

    确切地说,他们现在比过年高兴。

    因为这对他们而言。

    这真的是已经百年未遇的快事!

    当然!

    这些叫好者,不是因为杀人了而高兴,是因为国法被尊重,自己因此看到了一丝公正和希望而高兴。

    毕竟这次被处死的不是一般人。

    如果说,被处死的是普通百姓,一般都会有人怀疑是不是有冤情或者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所以,普通士民们,对百姓受刑,反而不太有兴趣。

    甚至,许多人还会觉得厌恶,说朝廷怎么动不动就杀人,一点也不仁道!

    但眼下,被处死的是谢丕谢正这样的顶层衙内、是刘朴这样的清贵人物。

    自然就没人会怀疑,这里面有什么冤情,或者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地方。

    当然不会怀疑!

    毕竟脑子正常的都知道,这样地位崇高的人,只可能去冤枉别人,不可能被别人冤枉,连皇帝都难冤枉他们!

    甚至,更不可能被治罪,而被治罪,也往往意味着是犯了比所受之刑更严重的罪。

    所以,没人会因此同情谢丕他们,只是在高兴之余,觉得意犹未足。

    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朱厚熜要严明法纪,以彰皇权,但谢丕谢正所受到的刑罚,相比于他们所犯的罪,其实并没有做到绝对的依法处置。

    没办法!

    绝对的公正很难实现。

    何况,大明本质上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帝国。

    这就注定,地位越高的人,会在刑罚上更受优待。

    当然,普通士民内心自然是希望朝廷再严一些才好。

    因为他们不怕法度被严格执行。

    他们只怕礼法被严格执行,更怕法度对下严格执行,对上不严格执行。

    哪怕是小地主和庶民地主出身的寒门士子也是如此。

    所以,他们很多都怀念洪武时代。

    比如历史上的海瑞。

    尽管,洪武时代对文人其实并不友好,但他们现在只感受到眼下法度对上如虚设之痛苦。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同谢迁一样不高兴的人还有很多。

    不高兴的自然是清流们,尤其是翰林出身的清流们。

    他们不少人因此胆寒,知道自己考得好,才学高,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在国法上可以恣意一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