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邯郸行-《秦卒》
            
            
            
                
    第(2/3)页
    吕不韦看样子是一刻都不想赵起呆在他身边了,以最快的速度找来了凑齐了车队,安排了七八个护卫,一个照顾孩子的妇人,送他们踏上了前往赵国邯郸的旅途。
    咸阳到邯郸六百多公里,坐马车得三四天,赵起做好了长途旅行的准备,比起吕不韦他还是更希望能在嬴政身边,最起码嬴政现在还是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子,不会发现什么端倪。吕不韦不一样,跟他待在一起时间长了,哪会有心思能逃过他的眼睛,想在他身边活命除非有胆识有智慧,比如李斯。
    据说李斯是当街拦住了吕不韦的马车,还跟吕不韦打赌,吕不韦问他:你的命有什么值钱的。李斯说:你的命可就值钱了。吕不韦觉得他有真才实学,就问:留你在身边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他说:替丞相未雨绸缪。
    可见朝堂之上不是疯子就是不要命的,为了的到重用去顶撞丞相的马车这种事,换成赵起他打死也不会去做,他可没有李斯的学问和胆识,人家是荀子的徒弟,持才无恐,所以能够成功。赵起要是冲撞了吕不韦,那一定会死的很惨,就他连高中课本都没弄懂,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马车从咸阳出发了,吕不韦早就买通了守城的军士,没有任何阻拦。
    出了咸阳就到了大路上,大道很宽阔,是走的多了自然形成了,两边是荒凉的草地,这时候的陕西还没有后世那么多黄沙,只是荒芜的土地。
    这一路上都很顺利,赵起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荒凉,除了城池附近繁华一些,其他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有路,却见不到行人,森林很繁茂,很高,林子里还尝尝传出一两声狼叫。
    赵起知道,如果现在把他丢在荒郊野外,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成豺狼虎豹的腹中之食,所谓老虎不吃人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如果再饱腹的情况下不吃人是很正常的,就连人肚子饿到极点都会吃人,何况猛兽?
    战国时期不仅人吃不饱,野兽也吃不饱,这个时期的人都很虎豹抢吃的,山里的牛羊都被人抓了吃了,猛兽没吃的了自然就开始吃人。
    盛世的老虎是不吃人的,可这偏偏是乱世,乱的不能再乱的时代。
    制度过度的年代都是很乱的,原始社会到奴隶制再到封建帝制最后到民主制,哪一次不是经历了大乱?每一次的变革都是伴随着血与泪。而战国正是奴隶制最衰落的时候,每到这个时期就会产生很多势力,最后在诸多势力中产生一位领导人,集中所有势力形成新的制度。
    对于结束战国之乱的这个人相信中国没有人不清楚,他担得起千古一帝的称呼,他是秦始皇,是天子,是嬴政,是赵起此次旅程的终点。
    车队行进的很快,在吕不韦的吩咐下每天只有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车队里只有一辆马车,车上坐的是个妇人和怀里的赵起。护送的人都是骑马的,身上穿着厚厚的盔甲,盔甲都是皮革的,看似泛着黝黑的光芒,实际上不怎么抗揍,敌人一剑就能刺穿。
    赵起一直不明白这些人穿这种盔甲的意义,即不美观,还影响人的灵活性。倒不如穿着麻布衣服,除了不耐穿其他都还好,最起码不用顶着中原六月天的太阳流汗。
    夏天穿皮甲是很热的,里边有一层厚厚的绒毛,是为了冬季保暖用的,在夏季反而成了负担,赵起就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不准备两套盔甲,一套光皮子的夏天穿,一套带毛的冬天穿。
    没毛就不热了?那不可能,赵起不知道的是,只要是皮子的都不透风,里边乘着动作毛也仅仅是热一点,但是如果光溜着皮子的话容易起热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