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文豪的悠闲人生》


    第(2/3)页

    而这是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天龙八部”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

    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其实李默想写这本书,可不是因为它经典。

    还有另一方面。

    而这本书大概内容是讲述了北宋哲宗元祐年间,云南大理国主镇南王段正蠢之子段玉,为逃,杨过是非常讨厌的,可她却希望这个讨厌的人能对她好一点。

    很多人纠结于郭杨二人之间是否有情,早年间有看到有大侠论述的极好,故摘选这一部分佐证:

    【中写郭芙对杨过的爱,着墨不多,如灵光一闪。原来一个女子恨你,可能是爱你。恨与爱,竟是那么难以分清,真是所谓恨也悠悠,爱也悠悠。

    但杨过对郭芙,却是有过“奇异的心事”的,他才是一直恨郭芙,因为她“没半点将他放在心上”,她是他童年的心事。

    杨过九岁第一次见郭芙,即觉得她美。那时郭芙“身穿浅绿罗衣,颈中挂一串明珠,脸色白嫩无比……双目流动,秀眉纤长……秀丽之极,”偏偏这个女孩嫌他手脏,不同他玩,他为此连她一家也憎厌上,可见反应之烈。

    长大后第一次在“英雄大宴”上再见郭芙,又再为她的娇美震荡,他明明是故意装成潦倒去试探人怎样对他,但乍见郭芙“脸如白玉、颜若朝华……粉装玉琢一般”,他“只向她瞧了一眼,不由得自惭形秽。”

    杨过见武氏兄弟拼命讨好郭芙,忍不住出言嘲讽,郭芙笑起来,他见她“这么一笑,犹似一朵玫瑰花儿忽然开放,明媚娇艳,心中不觉一动,脸上微微一红,将头转了开去。

    ”他三番四次为她心动,她始终不把他放在眼内,只顾与大武小武周旋,他恼恨她的骄傲,每次必然作弄她,非弄得她恼怒不可。这是什么心情?忍不住刻薄嘲讽武氏兄弟,又是什么心情?后来骗他们郭芙已许配给他,又是什么心情?】

    凭心而论,我觉得杨过对小龙女更多的是亲情,其实父母双亡的杨过是很渴望得到爱的,所以第一个对他好的男人(欧阳锋)就成了他的义父,第一个对他好的女人就成了他的妻子,很难说,其中有多少爱的成分。

    郭芙就如同那朵小王子的玫瑰,她不讲道理,她乱发脾气,她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却不知别人也是需要关心的,当她得不到爱的时候,她不懂得温柔地放低身段,只会张开自己的刺去刺伤别人,她也是心痛的,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歉意。所以最后耶律齐这个惜花人的出现,不能不说这是金大师对她的偏爱。

    她一直不懂自己对杨过的感情,却因为杨过的当众悔婚哭的伤心欲绝,她只觉得杨过看不起她,却不想想她为何那么在意杨过的看法?

    多年后她嫉妒杨过为郭襄庆祝生辰,是啊,当时的杨过已是神雕大侠了,他在她面前早已不会自卑了,如果当初他们相遇之时,杨过就是神雕大侠,或者说杨过的父亲不是杨康,那么被疼惜的那个女子,就应该是她了吧。

    所以在襄阳大战时,她才有了这样的心思:“(郭芙)不知不觉悠悠的叹了口长气。虽然她这一生甚么都不缺少了,但内心深处,实有一股说不出的遗憾,她从来要甚么便有甚么,但真正要得最热切的,却无法得到。因此她这一生之中,常常自己也不明白:为甚么脾气这般暴躁?为甚么人人都高兴的时候,自己却会没来由的生气着恼?”

    皆因她自己也不明白的爱啊,如果她不爱杨过,也就不会做出那么多错事。

    最后郭靖一家除了郭襄以外,全部都在襄阳城被破那天战死沙场,而彼时这位小东邪正在满世界找杨过。

    所以,一直还是觉得郭芙可爱,她虽然迟钝,却也是懂得放下的,虽然她可能并不很明白民族大义,但是她懂得她身上流的是郭靖黄蓉的血,懂得属于她的责任。

    这样的女子才是真实的鲜妍的活生生的,若是大家周围出现这样的一个女子该是怎样的动人和美好,但是在快意纯粹的武侠世界里她却显得不合时宜了,她的活色生香因为周围纯粹和简单抉择而黯然失色了。

    不得不说这和男女对于完美女性的不同审美有关。

    不得不说在金大师中的女孩子们若是去了严歌苓的世界中该是怎样的不合时宜。

    不得不说,其实我们对于人性的认识都是在慢慢丰富之中,曾几何时我们的观念也是非黑即白,一看电视剧就要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站好道德制高点才能放心,永远站在大家认为正确的这一边,武侠的世界观也是很简单的,看金大师以前的作品就是这样,但是他也在慢慢的调整和反思,所以《笑傲江》和《鹿鼎》就是反武侠的一种体现。

    回到郭芙,对于这个人物的偏爱一开始是因为我很喜欢傅明宪,所以并不是那么讨厌她,对于郭芙这个姑娘的理解,却是经过了很多年,经历了很多事才慢慢明白的,大家对她的又爱又恨,像你说的,是因为她是活生生的真实的,她不是一个平面的线性人物,在她身上,我往往能看到自己矛盾的那种状态,才能心有戚戚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