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1905年,纳卡西泽设计出俄罗斯的第一部装甲汽车,命名为“纳卡西泽”装甲车,被当时的俄国国防部所采纳,准备试制,但是,当时的俄国没有汽车工业,只好委托法国的吉拉德*鲍埃公司来制造,于是,在1906年上半年,“纳卡西泽”装甲车的第一号样车在法国工厂里诞生了。事实上,光从外形上看,这部“纳卡西泽”跟当时法国陆军装备的“沙隆”装甲车如出一辙,采用的也是法国汽车底盘。 该车全重3吨,乘员3-4人,车体顶部有一个小机枪塔,装一挺哈乞开斯8毫米重机枪,动力装置为一台最大功率37马力的汽油机,公路最大时速50公里,装甲板厚4点5毫米,可在100-200米距离上防御普通枪弹及榴弹碎片。 当时俄国政府向吉拉德*鲍埃公司订购了10部“纳卡西泽”装甲车,该公司于1908年完成制造任务,随即启运至俄国,不想运输途中竟被德国军方偷去两部“研究研究”,最后运到俄国的只有8部,加上先前的第一号样车,使俄军拥有了最初的九部装甲汽车。俄国陆军部以此为基础,组建了装甲教导队,由纳卡西泽将军任装甲兵总监,俄军的时尚新兵种——装甲兵由此诞生,纳卡西泽也因此被冠以“俄罗斯装甲兵之父”的美名。 在纳卡西泽的大力推动下,装甲教导队参加了1908年俄军的夏季大演习,反映良好,俄军上层遂决定进一步扩充装甲兵实力。 从1908年起,拉脱维亚里加市的卢梭*巴尔德汽车工厂开始生产和组装“纳卡西泽”装甲车的改进型“卢梭*巴尔德”,到欧战爆发前共完成大约250部。 此外,还开发了“姆盖布洛夫”、“普梯洛夫-加夫特”、“日卓尔斯基*皮亚雷特”等好几种装甲汽车,其中大部分装1-2挺机枪,有两种装有40毫米火炮。 与此同时,还从英国订购了大批装甲车辆,主要是“奥斯丁”和“莱彻斯特”两种型号的装甲汽车。前者全重4吨,有两个机枪塔,各装一挺维克斯机枪,装甲厚8毫米,公路最大时速50公里,战前共订购了100部,实际到货60部,1914年起,圣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开始仿制该型装甲车,称为“奥斯丁*普梯洛夫”型,战前共完成20余部。后者配一挺维克斯机枪,共购进20部,由于该车轴距太长,不适合俄罗斯的地形,之后没有继续购入。 纳卡西泽并不仅仅满足于轮式装甲汽车的大发展,他的目光转向了更适宜在俄罗斯荒野上行驶的半履带式装甲车。1909年,沙皇的私人汽车司机A*凯格莱斯为波罗的海工厂设计了一种“轻型橡胶履带系统”,使车辆能“越野行驶和在雪地上行驶”。在纳卡西泽主导下,普梯洛夫工厂于1912年开始利用凯格莱斯的设计原理制造半履带式装甲车,工厂制成的样车于1913年夏季和冬季分别进行了行驶实验,取得了成功。随后俄军订购了60部这种装甲车,称为“奥斯丁-凯格莱斯”半履带装甲车,也有人将其称为“自动雪橇”,战前全部完成。 该车全重5点8吨,有2个机枪塔,各装1挺维克斯机枪,动力为50马力的“奥斯丁”4缸水冷汽油机,公路最大时速25公里,最大形成80公里,装甲厚7-8毫米。该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车体前后各有一个延伸出去的滚轮,可以提高通过壕沟的能力,冬季时还可卸下前滚轮换成雪橇,提高雪地通行能力,非常实用。 1911年前后,随着英国对德妥协政策的彻底破产,英法俄协约的进一步深化,英法开始着力强化俄国的军工能力,以期在未来的欧洲战争中更有效地运用俄国最具优势的兵力资源。在帮助俄国扩建兵工厂的同时,英法还秘密向俄国提供了在研的全履带装甲兵器——坦克——的制造图纸,并于1914年战争爆发前,先后将四种型号30余部坦克运抵俄国,为俄国坦克部队的建立奠定的基础。 纳卡西泽却没有一味迷信外国的坦克,在他的全力促请下,俄国政府决定自主研发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坦克车。 很快,由B*门捷列夫(注:不是发现元素周期律的那个门捷列夫)工程师设计的“门捷列夫”型“重型坦克”,以及由H*列别津科工程师设计的“列别津科”型“越壕坦克”,还有里吉斯基机械制造厂设计的“越野汽车”型“快速坦克”被纳入了装甲教导队的实验计划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