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12章 李二出兵-《贞观无太子》
            
            
            
                
    第(3/3)页
    李二摇了摇头,道:“朕之所以安排樊国公领兵南下,无非是让他试探一下六诏的反应罢了。
    真以为南下暹罗、骠国、真腊就那么简单?
    放心,只要樊国公那边顺遂,有你们出兵的机会的。”
    他这话倒是没有作伪。
    段志玄这些年经营戎州都督府,倒是没有虚度光阴。
    经营六诏的重任,李二自然不会交给冯盎。
    冯盎本就是高州的坐地虎了,要是再经营六诏,真要是生了什么心思,毫不夸张的说,都能和大唐划界而治了。
    这可不是李二想看到的。
    “臣等孟浪了。”一听李二这么说,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纷纷躬身。
    他们其实要的就是这句话,既然李二都说了,那他们自然不会继续纠缠。
    灭国之功啊,谁又能舍弃。
    见这些家伙这幅嘴脸,李二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看向一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这才问道:“房卿,此番高州的府试进行得如何?”
    他此番将房玄龄带出来,一是不希望他卷入李承乾兄弟的夺嫡之争,毕竟是他多年的老臣子了,折损在这种事里面,他也于心不忍。
    二是因为如今的房玄龄主全唐科考,刚好一高州做个试点看看。
    长安是不具备做试点条件的。
    闻言,房玄龄笑道:“回陛下,高州府试定在了四日之后,不过老臣此番倒是发现了这套科举模式的一些弊端。”
    “嗯?”李二倒是来了兴趣。
    科举,也是他极为看重的,
    “我大唐各州府差距甚大,就拿高州和戎州都督府来说,高州下辖州府才多少,戎州下辖都督府都近六十了。
    两者之间的差距,说是云泥之别也不过分。”房玄龄说道。
    “那能比么?”冯盎闻言,当即便说道,“戎州都督府下辖的州府几乎都是羁縻州,岂能与我高州相比?
    说句难听的,戎州都督府下辖的羁縻州,要不是这些年朝廷在各地都修建了书楼,大兴文教,他们连识字的都没几个,一群化外蛮夷之辈,也配与我高州相提并论?”
    众人闻言,没一个吱声的,感情你高州就不是羁縻州了?
    你是不是忘了,你高州就是羁縻州过来的。
    房玄龄却是笑道:“耿国公也说了啊,正是因为如今朝廷大兴文教,这才几年的功夫,已然让戎州都督府的那些羁縻州,开始涌现了读书的苗子,而随着这星星之火生起,将来大唐的文教事业必成燎原之势。
    现在我们不为今后而谋,岂不是将麻烦留给了后来人?
    虽然最近有听人说,吾等死后,管那洪水滔天。
    且不论是谁人说出了这等话,但作为大唐官员,陛下臣子,岂能真的如此?”
    他这人,没的说,哪怕如今已经不在仆射之位,但既然李二让他主大唐科考,他便会尽心尽力的将此事做好。
    当然,真要做成了这事儿,史书上必有他一席之地。
    “这的确是个问题。”李二倒是点了点头,说道,“不过暂且来看,确实没有更高的解决方案,这事儿怕是还需房卿多上心。”
    房玄龄躬身领命,也便不再多言。
    见这对君臣应对完了,长孙无忌这才说道:“陛下,就在今早,有消息来说,慕容戈已经被大明军队生擒了。”
    “这么快?”不单单是李二,众人都是一愣。
    前几天才收到消息,这家伙蹦跶正欢呢,结果都没坚持两天,就被李承乾生擒了?
    这?
    是不是太废了一点儿!
    “果然,慕容家的真不行了,折腾出这么大的场面,结果就是为了给我们看看他们被俘的英姿。”侯君集当即笑道。
    他倒是极为满意。
    在场的,可能他是最担心大明出什么岔子的。
    “老臣早就说了,什么慕容戈,不过跳梁小丑罢了。”尉迟敬德却是大笑道,“他爹都做不到的事儿,指望他,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他们这些武夫,永远都只是看浮于表面的东西,当然,也许这也是他们想表现出来的。
    但一众文官却是皱了皱眉头。
    这说明大明朝堂上的那些家伙,真的成长起来了
    将来同殿为臣,这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叫他们怎么不皱眉?
    昨天那章是屏蔽后修改了的,福利被吃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