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过节-《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3/3)页
    “那感情好。”贾东旭笑着道,说完就告辞回了家。
    聋老太太随即笑眯眯看向徐得庸和何雨柱道:“你们两个孙子说什么呢。”
    徐得庸笑了笑道:“柱子炒了好菜,说要孝敬您呢。”
    何雨柱闻言下意识道:“我可没说……。”
    易中海瞪了他一眼道:“给老太太吃也亏不了你,瞧你那护食的样。”
    何雨柱讪讪一笑,转移火力道:“我这菜一般,得庸家的饭菜好,还有涮羊肉呢。”
    徐得庸则大大方方的道:“不错,有涮羊肉,老太太要不去我家吃。”
    易中海闻言又看了何雨柱一眼,意思“你瞧瞧人家”。
    何雨柱暗暗翻了个白眼,自己家和徐得庸家能比吗,换我也这么大方。
    聋老太太看着两人笑呵呵道:“老了,牙口不好,你们的都太硬,自个吃吧。”
    随即又看了看两人,逗了逗小理儿,慢悠悠和易中海去了他家。
    等两人进了屋,何雨柱道:“嘿,你小子可真鸡贼,干嘛说我。”
    徐得庸道:“我这是给你创造机会,咱院里老太太可是定海神针,又没有后代,处好了对你有好处。”
    何雨柱没好气道:“那你怎么不处?”
    徐得庸道:“我有媳妇。”
    何雨柱:“……”
    麻蛋,你人还怪好嘞。
    他忽然不想和这家伙再说话,。
    何雨水则在屋内咧嘴笑起来。
    “准备准备吃饭了。”
    这时,徐慧真出来道。
    徐得庸道:“我媳妇叫我吃饭了,回见。”
    何雨柱狠狠翻了个白眼,将炒好的菜盛出来,放铲子时将锅砸的叮当响。
    靠,有媳妇了不起啊!
    ……
    铜火锅的热气升腾,徐得庸一家人吃的热火朝天,有小理儿这个开心果,不时有欢笑声传出。
    左邻右舍是何雨柱兄妹俩和易中海、聋老太太、一大妈三个“老帮菜”,听到也只能有羡慕的份。
    聋老太太看了易中海俩口子一眼,欲言又止,最后也只能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吃完饭,秋风微凉,月光如水。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出来赏月,四九城叫做“玩月”。
    玩月重在审美感受,因此,旧时京城人十分讲究玩月的地点,并形成许多著名的赏月场所和景观,其中颐和园、北海、什刹海、卢沟桥等处最为著名。
    玩月有两种,一种叫文玩,就是赏月,写诗作画猜灯谜。
    另一种叫武玩就是到湖边,看月光投在水中。住四合院,院里有缸,盛满水,看着觉得不过瘾,捡起小石子往水里一扔,波澜四起。
    孩子还爱在胡同里追着月亮跑,叫做“追月”。
    节日的晚上,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们了。
    有的吃有的玩,别提多乐呵,成群结队的跑来跑去。
    欢笑声和童谣声在胡同里回荡:
    紫不紫,大海茄?
    八月里供的是兔儿爷。
    自来红,自来白,(月饼)
    月光码儿供当中,
    毛豆枝儿乱烘烘,
    鸡冠子花红里个红
    圆月儿的西瓜皮儿青,
    月亮爷吃的哈哈笑,
    今夜的光儿分外明。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