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坐收渔利-《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1/3)页
    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需要信仰和信念。
    封建几千年的社会信仰和信念都是儒家,不是因为儒家的思想多好,而是他契合统治者治国方针。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直在做两件事,造反、防止造反。
    没有什么比这两件事更加重要,慈禧太后说‘宁予外寇不予家奴’,将这种统治者思想的极端给推向巅峰。
    从商周、春秋、秦汉,统治者一直在找契合通知的思想结构,现在汉武帝找到了。
    儒家的思想无疑更能令社会安定。
    它确实有弊端,但统治者看到的不是什么弊端,只要国家长治久安,那对他们来说就是好思想。
    推翻封建社会的第一枪,为什么会从思想上开始?
    三民主义为什么会被率先提出来?
    历史告诉我们,统一思想和信念比枪杆子重要。
    董仲舒怕汉武帝会改变思想,一个国家最怕朝令夕改,所以他想劝汉武帝,不管孔家和卫家有什么恩怨,都不该转移治国的基本思想。
    儒家还是要用,不能因为出现孔安国这个败类,就将儒家弃之如敝履。
    汉武帝看了一眼董仲舒,道:“朕知晓了。”
    “儒家治国理念朕不会动。”
    听到汉武帝肯定的回答,董仲舒才长舒一口气。
    ……
    廷尉府的牢狱内,孔安国的弟子全部被关押在此地。
    刘焕背着手走来。
    儒家这群弟子对刘焕的感激之情不言而喻,在所有人都在抨击孔安国的时候,只有长公子出面替他们老师说话。
    在他们看来,君子不忧不惧,在刘焕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吾等参见长公子。”
    刘焕压了压手,道:“我都知晓,你们不必多说什么。”
    “我现在去祈求父皇将你们全部释放,石师是我的老师,又是你们老师的好友。”
    “这份恩情吾都记在心中。”
    “我未必保证会营救诸位成功,但定全力以赴,即便被父皇所不喜。”
    这群儒家弟子高呼:“长公子高义!”
    刘焕叹息,然后转身离去。
    他已经把戏做足了。
    成功的揽获了山东孔门的势力,他相信今天的表态,会让这么一个群体全部站在自己这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