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中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孩子超过半数,达到了六十一人。” 易中海先是说明了一下院子里的情况,毕竟这年代各家各户孩子不少,再加上一部分老人。 这些人,是没办法参与炼钢生产的,需要扣除掉。 “剩下的,就只有五十六人,而且大多数人还要上班工作。 具体怎么安排去街道办协助炼钢工作,大家可以踊跃发言!” 易中海脑子灵活,知道直接安排,只会得罪人,所以让大家先商量,最后他来一锤定音。 这又是一次刷声望的机会,因为他知道人一多,主意就多,根本商量不出一个结果。 “一大爷说得好,大家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三位大爷会认真听取你们的意见!” 刘海忠开始打起了官腔,一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模样。 “对了,各家各户上交废铁,街道办现在还没有下指标,我们院子就先按照户口进行上交。 每个户口,先上交五公斤废铁,等街道办的指标下来后,多陪少补!”刘海忠说道。 “上交废铁的,到我这里进行登记,老婆子,去家里把称拿来!”阎埠贵这次没有算计。 因为这是支援国家建设,他知道事情轻重。 如果是其他人要用他家的称,没有五分钱一次,是绝对不会借给人用的。 三位大爷说完,下面的邻居们就议论起来了。 “要我说,先把条件符合的都列出来,然后按照前中后院的顺序,一天安排几个就行了。” “哪有这样的?有的人家人少,有的人家人多,人多的就要多出人? 那用人力换废铁份额行不行?”显然说这话的,是家里符合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多的。 “这怎么行?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哪儿能这么算?” “就是,就像黄高峰那样的,一个人,全家都出动; 而贾家,符合劳动力的有贾东旭和贾婶儿,两个人,却只占家庭成员的一半!” “我家出两人,还比不过黄高峰一个人?这还公平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