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正是。 我想,流云峰上他的六位师兄当中,可能只有宋长老与杜长老知道,或者只有杜长老一人知晓。 元始门上下,知道的人不会超过十人。” “但是,我的几位师兄好像都知道。” “因为本门的太玄真经是‘天书’的其中一卷。”诸葛老师兄神秘一笑,“太玄真经最关键在于入门初基‘玉清卷’。在玉清诀的修炼上,最容易走上岔道。有的人慢如蜗牛,有的人一日千里,全无规律可言。我就是走上岔道的其中一员。” “什么岔道?”风铭颇为震惊,“我师父从未提及过相关情形。” “他是不是跟你说,‘玉清诀,要用心修炼,遇上的枝枝蔓蔓,须慢慢打磨。’” 诸葛师兄一字一顿地说道,一副胸有成竹。 风铭点头道:“的确如此。师父还说,‘玉清诀,有的人重玉,有的人重清,只有凤毛麟角的人会玉和清并重,参悟天地自然之大道。’” “那你是怎么参悟的?” “玉,重外,在于人身就是皮、肉、筋、骨,讲求先修炼出一副强健的体魄,由外而内打下修炼根基; 清,重内,是道家修炼的正路,起始便是‘炼精化气’,先炼气,由内而外,循序渐进; 从本门的修真法门来看,走‘清’字诀才是正道。” 风铭沉默片刻,道:“但是,我一直没有参悟到如何才能‘玉’和‘清’并重。 原本,我是走的‘清’字这条路,但现在看着像是‘玉’字道,道行出现了金玉一般的静止。 这就让我更糊涂了。” “你是典型的‘玉’和‘清’并重,这就说明你从一开始就修炼了另一门极高明的修炼真法,这门真法不弱于本门的太玄真经。” 诸葛老师兄缓缓说道。 风铭顿觉这位老师兄是在这里等着自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