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和死对头相亲相爱[重生]》
            
            
            
                
    第(1/3)页
    钟应在剑岛待了两日,伤就好的差不多了。
    钟岳不想看见糟心儿子跟重明国的小太子亲亲我我,直接将人“赶”出了剑岛。
    被“赶”的钟应不仅没有“回心转意”,向钟岳这个老父亲认错,反而非常愉悦的朝着钟岳挥了挥手,然后拉着君不意头也不回的走了。
    钟岳:“……”
    啊!好气啊!
    钟应的好心情持续到拿到花名册,看到书院第一美人的那刻——崩了!
    七院试炼结束,书院美人榜自然也出来了,钟应面带微笑,直接翻到了第一页,期待看到阿姐的画像,然后脸上笑容直接僵住。
    白纸上是一幅美人图。
    穿着书院校服的墨发美人坐在水榭中,垂眸抚琴,长身鹤立,风华无双。
    光论容貌而言,图中之人是当之无愧的书院第一美人。
    问题是,这美人是个男的!还是君不意啊!
    钟应颤巍巍的去翻第二页,第二页是一位千娇百媚,媚眼如丝的大美人,也就是天上人间阁的灵韵花主。
    钟应在第三页才翻到苏有福。
    “哗——”
    钟应恼怒,直接将花名册扔了。
    君不意和君九思恰巧过来,看到钟应脸色不太好,君九思眉头拧在一起:“你这人怎么天天发脾气?”
    钟应凉凉瞥了他一眼,君九思哼了一声,一脸不服气,却默默闭上了嘴。
    “怎么了?”君不意走进。
    钟应幽幽道:“恭喜你成为书院第一美人。”摇了摇头,“我千算万算居然把你漏了,失算失算。”
    君不意:“……?”
    前世君不意八项试炼,俱是第一,如皓月当空,令万千星辰失色。这一世,钟应跟他平分了那份风光,使得君不意只拿到七个第一……
    万万没想到,君不意这一世居然被人推上了花名册,成为书院第一美人,也就是说,君不意还是八个第一。
    一时间,钟应心情复杂的很。
    “我去天权岛了。”不想看见君不意,钟应朝着众人挥了挥手,头也没回便去了天权院,直奔苏有福的住处,心想,若是阿姐哭了的话,他一定要好好“安慰”阿姐。
    在花林中,钟应看到了阿姐。
    苏有福跟傅潇湘坐在一条长凳上,苏有福膝盖上摆着一本书册,丹田完全治愈的傅潇湘则靠在她肩膀上,两人共看一本书册。
    那书册有些眼熟,正是花名册。
    钟应止住脚步,便听到了两姑娘的声音。
    苏有福声音甜软如糕点,笑的像朵太阳花:“第一果然是君师弟,不枉我辛辛苦苦拉了一堆师姐妹为君师弟投票。”
    钟应:“……”
    啥?
    阿姐给君不意投了票?
    钟应一脸茫然,便又听阿姐道:“君师弟拿了第一,钟师弟肯定很开心,能为他们两个做点儿事,尽点心意,实在太好了。”
    傅潇湘但笑不语。
    书页翻动,傅潇湘莞尔:“福儿,你看,你是第三名。”
    苏有福露出羞涩的神色来:“其实,我觉得自己名次太高了,能被提名花名册,我就很开心了。”
    “福儿,你千万别这么想,既然你是第三,便说明你有这么好。”
    苏有福脸蛋红彤彤的。
    傅潇湘瞄到了钟应,惊讶:“钟师弟,你怎么来了?”
    钟应回神,想起上次燕绥抱了一大束海棠花,便赶忙从路边折了枝红色月季,送给苏有福,说道:“这次多谢苏师姐和傅姑娘了。”
    苏有福欢喜的接过月季,露齿一笑:“没什么,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钟应揣着复杂的心情,又回了瑶光岛。
    回书院第二日,阿宛院主领着慕归心,亲自来找钟应两人,领着三人去了趟藏宝阁,任由三人挑选灵器后,又带着三人去了云台。
    七岛如今还是合并状态,要等钟应他们往返传承岛、剑岛后才会重新分离。
    云台没了前几日人山人海的景象,只有数十人站着,钟应走进一看,才发现大半都是熟人。
    除了七位院主外,都是八项试炼的前三优胜者。
    比如说论丹道的第二第三,杨芸和华春。
    比如说论剑术的第二第三,风彦霖和林伯言。
    ……
    阿宛摇了摇手上的铃铛,当众人目光集中到她身上时,脆生生开口:“我们现在送你们去传承岛,到了传承岛后,一切都由你们自己决定。”
    众学生恭敬道:“是。”
    七位院主各自叮嘱自家学生一番后,拂袖掐诀,只见云雾浮散,一条看不见终点的登天梯出现在众人面上。
    阿宛拍了拍钟应三个的肩膀:“上去吧。”
    学生们飞掠而上,踏上登天梯,才走几步楼梯,便似踏过了千山万水般,站在了一宽阔广场上。
    广场以玉石堆砌,洁白无瑕,云雾漂浮在地面,周边种植着清雅的白玉兰,时不时有白鹤、青鸾在空中腾飞盘旋。
    正中央伫立着一座石雕,约有十丈高,雕刻的栩栩如生,衣袂线条飘飘,仿佛随时便会乘风而去一般。
    ——这便是太玄道祖的玉像!
    然而道祖并不似常人以为的那般,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人,而是一位身穿道袍、手中捧着一把玉如意的青年男子。
    前方则是一宽阔大殿,有一位胡子长到及地的老人家慢悠悠走过来,笑呵呵道:“见了书院师祖,还不跪拜?”
    学生们回神,纷纷朝着玉像行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弟子礼,包括钟应和君不意。
    不管他们日后是君临魔界的魔君,还是仙道第一人莲中君,少年时期,他们的确受了书院恩泽,便是日后,也时不时受到书院的拂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