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借刀-《三国雄儿传》


    第(1/3)页

    夜幕降临时,在战乱中得以保全的永安城内四处灯火点点。

    都督府内,无数灯火将大堂照得亮如白昼,永安都督罗宪兴致颇高,他正大摆宴席、隆重招待从都城赶来、即将入吴的使团。

    许是都督府为使团接风洗尘过于热情,又或许是使团成员自知这是境内最后一站,很快就要踏入吴国境内, 他们都下意识地选择宴会尽欢、开怀畅饮,双方各有不少人已喝得有些上头了。

    姜绍看到吕雅正与罗宪交谈,罗宪年轻的时候也是出使过吴国的,双方在外交层面上有不少共同话题。

    侯大目、李毅则与罗宪麾下一名叫做杨宗的参军觥筹交错,其间侯大目胡诌八扯,斗酒斗得忘乎所以。

    说起来, 侯大目与李毅二人出身悬殊、观点多有不同, 就是在喝酒上难得的志同道合,只是今夜却是碰上了对手,那名杨参军明显酒量过人,他在席间以一敌二,仍然不落下风。

    何攀、姜由基二人一开始倒是节制,但无奈盛情难却,这时候已被罗宪麾下的将佐敬了不少酒,年轻人酒量浅,看起来也有些醉了。

    这几人,基本就是姜绍带在身边的军中老人了。

    战后军功赫赫的姜绍部获得的官家赏赐颇丰,军中上下一片欢腾,有的人想继续留在军中搏个远大前程,有的人得了厚赏想要解甲归田,只要条件基本满足, 姜绍都尽量帮他们办了,给麾下的儿郎们谋个好去处。

    其中徐遵、范周升官领兵,侯大目、姜由基则跟了姜绍回京。姜由基自不必说, 这个羌族少年本就是姜绍的亲兵,但侯大目却让姜绍惊讶,他本可以像徐遵、范周二人那样升官领兵,留在军中发展,却临时决定要放弃军中的机会,跟随姜绍返回成都。

    照他的原话说,“咱老侯虽有些媚上,但这几年可只对三郎一人谄媚,其他上官在某眼里就是个掘货,瞧都瞧不上。这军中前途不前途的,某也无所谓,还是跟三郎这日子过得舒坦,愿随三郎去,做牛做马也无怨言。再说了,这南下也是个际遇,日后说不定咱老侯比军中其他人还有前途!”

    当时姜绍听了,颇为感动,以为侯大目长进了不少,但今夜看这副故态复萌的模样,可知他要长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第(1/3)页